拟古七首(其五)

荆山一片玉,秀气钟鸿濛。

幽晖不自衒,老雨苍苔封。

纷纷他山石,举世多拙工。

卞和今岂无,至宝宁终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刘鹗的《拟古七首(其五)》,以荆山的美玉为象征,展现了深藏不露的内在价值与世态的冷峻。首句“荆山一片玉”,形象地描绘了荆山中的美玉,暗示其珍贵无比。次句“秀气钟鸿濛”进一步强调这块玉的灵秀气质,仿佛凝聚了天地之精华。

“幽晖不自衒”表达了玉的低调品质,它不炫耀自己的光芒,静静地蕴藏于深山之中。然而,“老雨苍苔封”则揭示了玉的孤独与被忽视,长久以来被雨水侵蚀,覆盖着青苔,无人识其真面。

接下来的诗句“纷纷他山石,举世多拙工”暗指世间众多的玉石匠人技艺平庸,未能识得真正的瑰宝。诗人以对比手法,讽刺了世人对于真正价值的无知。

最后两句“卞和今岂无,至宝宁终穷?”引用了古代典故,卞和曾因献玉而受苦,暗示即使有如卞和这样的识宝之人,至宝也可能因为不被理解而困顿。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以及对真正价值终将被发现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玉的遭遇揭示了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同时也寄寓了对公正识才的期盼。

收录诗词(365)

刘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七首(其六)

京城海子上,有僧持双铃。

诵经二十载,寒暑白发生。

辛勤积涓埃,佛阁开明荧。

吾心若更苦,天地何冥冥。

形式: 古风

拟古七首(其七)

沟断跻牺樽,骐骥困盐车。

时乎将奈何,今古谁贤愚?

北风号枯梢,落日明寒芜。

未遇非所惜,但恐流年徂。

形式: 古风

寄黄州旧友四首(其一)

后会未有期,岂意岁云变?

不知百年间,正复能几见?

江湖北风多,水阔雁无便。

此心剧悠悠,庭树空倚遍。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寄黄州旧友四首(其二)

客来为余言,眠食两无恙。

殊乡吉语传,慰我心怏怏。

我峨栖霞楼,仙人在其上。

甚欲往从之,烟水互莽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