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访知微门焉未应诗以嘲之

剥啄应松声,客去僧未起。

僧病一春过,老却山中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访友,友人未应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邵宝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等待过程中的静谧与思考。

“剥啄应松声”,开篇以“剥啄”之声入题,仿佛是敲门声,又似松树的轻响,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这声音在寂静的山林中回荡,预示着访客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尚未起身,可能还在沉睡或静思之中。

“客去僧未起”,接着描述了访客离去后,僧人依旧未醒的情景。这里不仅表现了僧人的生活习性,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在世俗的访客来去之间,僧人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不受外界干扰,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僧病一春过,老却山中杞”,最后两句则揭示了僧人生活的另一面。春天的一整个季节过去了,僧人因病未能外出,或许是在山中照料枸杞(杞)这种植物,或是进行其他与自然相关的活动。这里的“老却山中杞”既是对枸杞生长周期的描述,也是对僧人年华流逝的感慨。通过枸杞这一自然元素,诗人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僧人的生活状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自然、时间、生命的独特理解,以及对超然物外、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邵宝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将这些复杂的情感和哲理融入诗中,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雨过海天亭前饮酒

山风吹雨霁,藉草对邻僧。

回首淹留地,白云知几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偶过听松听竹间泉

削壁皴斧痕,下有洞如屋。

积铁不知年,时许莓苔绿。

形式: 五言绝句

寄司徒孙九峰(其一)

江汉云重阻,秋风白发多。

相思不相见,木落洞庭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歌]韵

寄司徒孙九峰(其二)

老节曾相倚,虚心几岁寒。

九龙山下梦,夜夜楚江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