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雁影.见《词综》、《昭代词选》、《词雅》

行行点点,问谁将淡墨,凭空洒遍。

雪压危桥,月晕闲庭,描写春愁秋怨。

芦花港浅参差过,还认是、掠波归燕。

带斜阳、时近南楼界出,一绳天远。

总使悬针垂露,只模糊不辨,隶虫符篆。

写上征衫,落到寒砧,可也寄封书便。

惊弦任尔高飞起,原依约、晴川荒甸。

最销魂、暮雨朝云,吹堕平沙难见。

形式: 词牌: 疏影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影在自然景观中的流动与变化,营造了一种深邃而略带哀愁的意境。词人巧妙地运用了“疏影”这一意象,不仅指雁影在空中轻盈飘忽的姿态,也暗喻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行行点点,问谁将淡墨,凭空洒遍。” 开篇即以淡墨渲染,仿佛是大自然不经意间洒下的痕迹,引出了对雁影的描绘。接下来,“雪压危桥,月晕闲庭”,通过季节性的景物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春愁秋怨的主题。

“芦花港浅参差过,还认是、掠波归燕。” 这一句将雁影与归燕相提并论,既表现了雁影的动态美,又借归燕之“认”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后,“带斜阳、时近南楼界出,一绳天远”,夕阳西下,雁影渐远,天际线显得更加辽阔,进一步强化了离愁别绪。

“总使悬针垂露,只模糊不辨,隶虫符篆。” 这里以书法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雁影在空中留下的痕迹,既体现了雁影的飘忽不定,也寓意了人生经历的复杂与不易分辨。紧接着,“写上征衫,落到寒砧”,将雁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无论是衣物还是捣衣的砧石,都承载着生活的痕迹和情感的寄托。

最后,“惊弦任尔高飞起,原依约、晴川荒甸。” 以“惊弦”比喻外界的干扰,强调了雁影在自然与人为因素交织下的自由与独立。而“晴川荒甸”的对比,既展现了雁影所处环境的广阔与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多面性和不确定性。

“最销魂、暮雨朝云,吹堕平沙难见。” 结尾以“暮雨朝云”象征变幻莫测的情感与命运,而“吹堕平沙难见”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捕捉和留驻的感慨,整个词作在深情与哀愁中收束,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收录诗词(20)

曹鉴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浦.春水,和母.见《昭代词选》、《词雅》

书屋正临溪,喜春回,浅碧粼粼晴晓。

一片縠纹轻,红襟燕,掠处翠萍如扫。

仙源难觅,浮来千点桃英小。

十里银塘,迷望眼,色映离披芳草。

溶溶漾漾桥边,岂离人、愁泪流将不了。

杨柳绿阴浓,风生处,时有白鸥飞到。烟云渺渺。

钓船归矣渔歌悄。

试问者番新雨后,添得浪花多少。

形式: 词牌: 南浦

步蟾宫.却燕

任伊绕径翻双剪。纱槅子、齐关红扇。

去年不听故人留,又何用、故人重见。

旧巢泥污休依恋。请栖托、邻家深院。

算侬非是忒无情,怕牵惹、秋来肠断。

形式: 词牌: 步蟾宫

疏影.蝶影

阶前两两。总回旋高舞,不离书幌。

素袖空黏,彩扇虚兜,作出一番轻浪。

绿钱匀处依稀见,似栩栩、梦魂飘荡。

稳栖香、冷月光中,仍与花枝相傍。

倩入滕王笔底,怕蛾粉鸦黄,总难偷样。

疑假犹真,是也非耶,偏漏雕檐蛛网。

无端逗起闲吟味,添几许、惜春情况。

待寻芳、倦绣人来,闪在罗裙褶上。

形式: 词牌: 疏影

沁园春.发

握向菱花,光泽谁如,羞他麝煤。

恁长侵眉翠,一窝云薄,低笼耳玉,几叶兰齐。

堕马妆新,蟠龙式旧,巧绾穿心时样宜。

增妍处,有金虫深亸,琼燕斜飞。垂垂惯贴蝤蛴。

爱花露油沾香袭衣。

记舞偏灯底,牙梳再掠,睡松枕角,彩线重维。

烟拂鸦翎,露凝蝉翼,总使轻盈也让伊。

寻芳去,怕兜归密刺,休近荼蘼。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