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耗

霜降明朝节。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

蝴蝶梦中,辘轳心上,头白如雪。

叹欹枕文园,五更还起问病妾。一线风,窗纸裂。

甚藓砌偎蛩,荻波回雁,共把古愁今恨,向人低说。

黄叶。秋光又别。照故人、那有明月。

锦官词客,黔南天外,浙东西粤。

各一幅千山万山,垂老归路绝。望夜色,香篆灭。

已唤却邻鸡,声声檐溜未歇。泪泼银屏万叠。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的《秋思耗》,以深秋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先,诗人通过“霜降明朝节”点出时令,渲染出一种凄冷的氛围。"坐雨声,红闪一灯如血"描绘了秋雨连绵中的一抹昏暗灯光,犹如鲜血般刺目,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

"蝴蝶梦中,辘轳心上,头白如雪"运用了象征手法,蝴蝶梦中的欢愉与现实中的愁苦形成对比,辘轳的转动则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心事重重,白发如雪则揭示了诗人年华老去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感叹自己像司马相如般病弱,“五更还起问病妾”,表达了对爱人的关切和生活的艰辛。“一线风,窗纸裂”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寒冷与寂静,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

“甚藓砌偎蛩,荻波回雁,共把古愁今恨,向人低说”运用拟人手法,将愁恨赋予了苔藓、蟋蟀和归雁,它们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哀愁和遗憾。"黄叶。秋光又别"再次强调季节更替,而“那有明月”则暗示了诗人对团圆和光明的渴望。

最后,诗人遥想远方的友人,各自漂泊在锦官、黔南、浙东等地,彼此之间山重水复,归路断绝,只能在夜晚的思念中默默流泪,直到“邻鸡”鸣叫,檐溜未歇,画面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赵熙独特的秋思之情。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绮罗香.红叶

秋艳于花,霜浓似酒,万树鲜明山态。

斜日争春,幅幅绿阴全改。

出射堂、诗笠还堆,上樵担、酒家能卖。

问群仙、几日还丹,赤城标起白云外。

南朝金粉一片,还记太平十月,翠尊曾载。

碾碎珊瑚,烧得万山成海。

自归来、吴水空寒,纵落去、御沟何在。

祇词人、老景相看,断霞留几块。

形式:

绿意.破蕉

碧云寸裂。甚半宵,剪去罗衣千褶。

寒雨声声,碎到红窗,秋意者般清绝。

情知百事难坚固,更莫问、此心层叠。

信美人、脆过琉璃,命薄鹭边荷叶。

回首芳缄乍展,绿天外,盖尽茅庵明月。

扇扇凉阴,清护书幮,香醉紫花时节。

无端撕破青衫影,竟不解西风何说。

耐画中、一个诗禅,染就辋川晴雪。

形式:

渡江云.于铁华所作安书

玉闺人健否。井干半月,孤客未还家。

酒阑松所夜,人似春明,门外即天涯。

蛛丝药裹,镜奁边,知断铅华。

无限思、兰缸一点,书不到秦嘉。窗纱。

银尊注处,锦水归来,笑当年初嫁。

谁料得、秋水瘦燕,病比寒鸦。

朝飞蟢子松裙带,送暗香、明月疑它。

幽梦醒,窗前一树梅花。

形式:

庆春宫.和壶庵师见寄

僧粥炊香,宫梅含笑,小红乍吐新萼。

微雨黄昏,奇■青峭,楚兰遥订诗约。

岁华催晚,梦犹在、樨香小酌。

白头吟社,三叠阳关,水边楼阁。

夜寒一寸冬心,今到尧年,月明仙鹤。

如此生涯,大难来日,吹浪江豚还作。

数枝篁翠,好拳住、宣和冻雀。

万松深处,云水孤僧,一庵无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