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雪(其二)

三尺不知寒,持来七尺竿。

坐临冰凿凿,时拂玉珊珊。

欲识高人意,宜从冷处看。

严冬阳在下,疑有蛰龙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钓鱼人在严冬时节,手持三尺长的钓竿,在冰面上垂钓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钓鱼人的专注与耐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三尺不知寒”,生动地刻画了钓鱼人面对寒冷环境的无畏态度,他手持的钓竿长达三尺,似乎已经忘却了外界的寒冷。接着,“持来七尺竿”进一步强调了钓鱼工具的长度和钓鱼人的决心,即使是在严冬,也要坚持下去。

“坐临冰凿凿,时拂玉珊珊”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冰面比作凿子,将雪花比作玉屑,形象地描绘了钓鱼人在冰面上活动的场景。同时,通过“时拂玉珊珊”这一动作,表现了钓鱼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欲识高人意,宜从冷处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钓鱼人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位高人的思想境界,就需要从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中去观察和体会。在这里,“冷处”既指自然环境的寒冷,也暗喻了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战。

最后,“严冬阳在下,疑有蛰龙蟠”两句,以象征的手法,将钓鱼人比作潜藏于冬日严寒之下的蛰龙,暗示了钓鱼人内心的坚韧与力量。同时,诗人通过“阳在下”的描述,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精神相联系,寓意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发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钓鱼人冬季垂钓情景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落叶(其一)

萧萧风紧过西楼,落叶纷飞又一秋!

岚影分明山露骨,树阴乾净月当头。

夜阑独惜群乌冷,春至还看众绿稠。

惟有梅花枯似铁,搓㧎瘦影满窗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落叶(其二)

落叶辞枝去去休,感时无那又惊秋!

当头明月影筛地,入耳西风声撼楼。

重叠乱云积洞口,搓㧎古木撑峰头。

严冬过了春阳复,夏雨来时众绿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落絮(其一)

弱质飘零祗自知,受风偏是最高枝。

团团作雪迷香径,缕缕随波泛美陂。

飞白为谁成鹤氅?落红伴汝罥蛛丝!

垂杨雒马关情甚,惆怅飞来是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落絮(其二)

暮春庭院画帘垂,帘外春风拂柳枝。

落水化萍遭小劫,漫天作雪舞多时。

怜君摇曳身无主,老我飘零鬓有丝!

何日好风吹送汝,回头夭棘尚离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