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日城外马上呈世德(其二)

虎头凤麓连长堤,随山刊木路可为。

长官仁政及物远,一时力役民忘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官员邹浩推行仁政的情景,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他如何减轻民众负担,让百姓在劳役中感到轻松与满足。诗中“虎头凤麓连长堤,随山刊木路可为”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隐喻着官员治理下的社会和谐与进步。长堤蜿蜒,与山峦相接,象征着道路的畅通无阻,也暗含着社会秩序的稳定。而“随山刊木路可为”,则体现了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原则,既符合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也寓意着治理国家应遵循自然规律,合理规划。

接下来,“长官仁政及物远,一时力役民忘疲”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赞扬邹浩的仁政惠及远方,使得民众在劳役中不再感到疲惫。这里的“仁政”不仅指对民众物质生活的关怀,更包含了对民众精神状态的尊重和理解,体现了古代儒家思想中“以民为本”的理念。通过“一时力役民忘疲”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出邹浩的治理效果,即他的政策不仅改善了民生,还激发了民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参与公共事务时感到快乐而非负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展现了宋代地方官员邹浩在推行仁政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这种政策对社会带来的正面影响。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之词,也是对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智慧的一种艺术再现。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仲益遽塞便门作此戏之

闭门不啻似泄柳,排闼何由如舞阳。

怜君肝胆便楚越,使我南北成参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谢潜亨惠芸香紫桃

暑窗已觉书生蠹,饥腹还惊雨后雷。

珍重先生解人意,芸香桃实一时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闻存之游京师且邸报达官有荐之者

昨来不肯听朝鸡,乞得真宫即日归。

老衲蒲团閒共倚,少师玉麈醉同挥。

谁知捷径嵩山在,未觉心驰魏阙非。

绿鸭陂中钓竿手,只应从此叩黄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和师稷清明怀乡之什(其一)

扫尽人间冰雪寒,鱼龙鳞甲动斑斓。

向来协气无踪迹,从此氤氲满世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