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感董敦逸梦授侍郎

台陟莲花见旧篇,追惟平昔倍凄然。

初为百里青衫短,晚按连城白发鲜。

东省联裾惊昨梦,南宫分袂忽新阡。

使公虽老犹无恙,只恐投荒更我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追感董敦逸梦授侍郎》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首句“台陟莲花见旧篇”,以莲花象征高洁与美好,暗示诗人登高望远,回顾往昔,心中涌现出对旧日篇章的怀念。接着“追惟平昔倍凄然”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哀伤与怀念之情。

“初为百里青衫短,晚按连城白发鲜。”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董敦逸初任官职时的年轻气盛,后句则描绘其晚年白发苍苍,官位显赫,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东省联裾惊昨梦,南宫分袂忽新阡。”这里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董敦逸在不同官场位置上的经历和情感变化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和短暂性。

最后一句“使公虽老犹无恙,只恐投荒更我先。”则表达了对董敦逸身体健康的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忧虑,担心自己可能先于董敦逸遭遇不幸,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寄零陵令朱君陟彦明推官

前时递角惟忧速,今日邮筒只恐迟。

书到零陵长官处,掀然一笑有谁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偶书

莫把形骸碍此心,此心真体杳难寻。

太虚仅此一沤发,方寸能容万象沉。

无佛无人谁是我,不来不去妙常今。

更须知有全提在,拄杖从横云雾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母氏安康郡太君生日三十韵

朱明初启节,分卦属纯乾。

善积名门久,祥开淑质贤。

柔仪应月吕,和气集薰弦。

奕世儒风蔼,持家礼法传。

乘龙来配德,采藻助承先。

姑耄勤朝乳,功馀绎旧编。

卜邻严子教,截发盛宾筵。

萱草欣多豫,鸤鸠咏不偏。

乡闾师肃穆,坤道信完全。

自辍齐眉奉,尤于内典专。

三车窥至喻,一笑悟真筌。

荣辱忘区别,优游任众缘。

居常遵坦路,方寸湛澄渊。

浩也端愚陋,身兮数仆颠。

范滂蒙训敕,梦得念慈怜。

放逐清湘外,羁縻苍桂边。

遥知今日燕,想见瑞炉烟。

弟侄纷为寿,亲朋俨造前。

焚香控南斗,极目望东阡。

鸾鹤翔仙岭,龟鱼动乐川。

安康符郡号,昌炽赋诗篇。

计已闻消息,惟新获洗湔。

赐环叨霈泽,衣綵即归田。

省定深如志,生成实荷天。

岂徒宽虑耳,必是倍欢然。

虽阻随行拜,犹胜避瘴眠。

鹏抟九万里,椿大八千年。

就养逾曾晰,承颜继闵骞。

尚存诚意在,终冀夙心圆。

永结老人好,星光盈紫躔。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寄蓬菜并示柄

皇帝如天极至公,恩光来自大明宫。

归田实遂平生志,与汝难忘造化功。

料得安康无限喜,信知理数莫能穷。

吾今只候文书到,便挈囊衣迎北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