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丁复的《送僧游庐山》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与浓厚的佛教氛围。首句“庐山东南山木多”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庐山的自然风貌,山中树木繁茂,为后文的景致铺垫。接着,“石梁颠倒挂银河”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石桥比喻成倒挂的银河,形象地展现了石桥的奇特形态和壮观景象。
“仙灯夜半天人落,佛屋春深海客过”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庐山的神秘与神圣。夜晚,仙灯照亮天空,仿佛天人降临;春天,佛寺深处,海上的旅客前来参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也融入了宗教色彩,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五老芙蓉还好在,陶公杨柳定如何?”提到庐山的五老峰,以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自然美景的怀念与感慨,增加了诗作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最后,“布帆又起江湖兴,应道西风动薜萝”两句,以送别僧人的场景结束全诗。布帆象征着僧人的行舟,江湖兴则表达了对僧人旅途的祝愿与期待;西风动薜萝,则是借自然景象暗示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与文化韵味,同时也蕴含了对僧人旅程的祝福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