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巽吾韵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

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

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

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落红点点入颓波。

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

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

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开篇“雨枕莺啼,露班烛散”设定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细雨如缕,露珠点滴,仿佛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怀一同浸润。接着“御街人卖花窠”则是城市中的生活片段,人们在皇帝所行走的街道上贩卖着花朵,透露出一丝生计的忙碌。

然而,“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叹,表达了对往昔岁月无法挽回的无奈与哀伤。时光流逝,无情如水,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岁月积淀的情绪。

“百钱曳杖桥边去”写出了诗人漫步桥畔,带着一根拐杖,每一步都踏在时间的河流之中。问及何时能够再次到达明河,这里或许暗指对往日美好记忆的追寻。而“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则是诗人面对春天的逝去,感到一种无法消散的哀怨。

末尾几句,“落红点点入颓波。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描绘了一幅秋色将尽、落叶纷飞的景象,即便是春天再次到来,也只能在大海中化作一片涟漪,无法留存。诗人通过这番描述,传达了对生命无常与自然循环感慨。

“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则是诗人站在时间的河岸,回望自己曾经走过的路途,被小孩子们抱着草丛嬉戏的情景所打动。他们的天真无邪让诗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岁月已逝。

“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这里的蓬莱,往往指代仙境或理想之地,而在此处却是对现实与梦想之间差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中的荒废村落与梦中完美仙境,表达了对现实无情、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

最后,“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则是诗人面对着渐渐西沉的夕阳,对于自己的生命和事业都未能有所成就感到无比的凄凉。“蹉跎”一词,用来形容行走不稳,意指诗人在生活中犹豫不决,难以找到坚定的方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生命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以及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九)再用韵戏古岩出妾

清欢昨日。十事不如人六七。试数从前。

素素相从得几年。子兮子兮。再拣一枝何处起。

翠釜峰驼。客好其如良夜何。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三)有感

东风似客。醉里落花南又北。客似东风。

携手斜阳一笑中。佳人怨我。不寄江南春一朵。

我怨佳人。憔悴江南不似春。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八)自述

不能管得。欲雨能教天地黑。待得开晴。

不用吾言也自行。一杯亦醉。万事无能吾欲睡。

旧亦能诗。说旧时诗问是谁。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五)乙亥上元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

探得千秋字字看。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

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