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遂球所作的《述古》第五首,通过历史典故和寓言式的叙述,表达了对公正、宽容与复仇观念的深刻思考。
首句“于公昔治狱,平恕民无冤”,引用了古代法官于公公正断案、宽恕无辜的故事,赞扬其为官之正直与仁慈,使百姓得以免受冤屈。接着,“师伯去下邳,神醉临俎樽”描绘了一位高人离开下邳时,神态自若地品尝宴席的情景,暗示其超然物外的风度与智慧。
“或有鹿夹毂,宛彼高其门”运用比喻,以鹿在车轮之间穿梭,形象地表现了某种难以捉摸的机智或策略,同时“高其门”则象征着高人深邃的智慧与地位。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至今传淮阴,宦辙一何尊”提到淮阴侯韩信,强调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同时也暗含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硕鼠与苍鹰,比比胡足言”通过对比硕鼠(贪婪者)与苍鹰(正义者),表达了对社会中贪腐与正义对立现象的批判。
最后,“矧复受纵指,区区报雠恩”则是对复仇行为的反思,指出在面对不公时,不应盲目报复,而应寻求更合理、更长远的解决之道。整首诗在历史典故与寓言式叙述中,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公正、宽容与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