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八十六)

瞿昙丑恶,临死犹多。

足下轮辐显露,胸前卐字揩磨。

抱桥澡洗,寄帽投河。

举世无人援手得,竟随残梦入无何。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翻译

瞿昙形象丑陋,即使在垂死之际依然如此。
他的脚下露出车轮的辐条,胸前的卐字符被磨损擦亮。
他抱着桥梁清洗,将帽子投入河中。
世间无人能助他一臂之力,最终随着破碎的梦境消失无踪。

注释

瞿昙:指佛陀的名字,这里可能形容一个形象不佳的人。
临死:接近死亡的时候。
轮辐:车轮的辐条,象征命运或轮回。
卐字:佛教中的吉祥符号,这里可能表示某种标记或烙印。
抱桥:抱着桥梁,可能象征寻求救赎或解脱。
寄帽投河:丢弃帽子的行为,可能寓意放弃世俗身份。
援手:伸出援手帮助。
残梦:破碎的梦境,可能指人生的幻灭或终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佛教寓言或故事。诗人描述了一个形象丑陋的人物,在生命的尽头仍未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只能独自面对死亡。"瞿昙丑恶"可能指的是佛陀的形象,暗示了人生的苦难和修行的艰难。"轮辐显露"和"胸前卐字"可能是象征性的,前者可能指暴露在外的弱点,后者代表佛教的吉祥符号,但在此处可能暗示内心的困境。"抱桥澡洗,寄帽投河"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孤独行为,像是在寻求解脱,但无人援助。最后,"举世无人援手得,竟随残梦入无何"表达了主人公在绝望中带着遗憾,带着未完成的心愿进入永恒的梦境,即死亡。

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生动的意象揭示了人生无常和修行的孤寂,体现了禅宗对生死和解脱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九十四)

共住不知名,千圣亦不识,无端平地生荆棘。

兄呼弟应,与世同波,笑独醒人死汨罗。

恁么也好,不恁么也好。

手拍阑干唱竹枝,哩哩啰,天涯望远无人到。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七十二)

吴江风急浪翻空,声击枫林半夜钟。

惊起客船尘梦破,踏翻大地去无踪。

寒山抚掌,庞老槌胸。

少室门庭空寂寂,凝寒古路绿苔封。

形式: 偈颂 押[冬]韵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四十七)

仙苑蟠桃不老春,三千年实荐芳新。

锡开王母瑶池宴,满簇金盘寿圣人。

虽云绝品,未足为珍。

幸有菩提真妙果,年年同献佛生辰。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九十)

落赖门风,大家撑拄。量田底量田,种树底种树。

带雨扶犁绿野耕,和云荷钁千峰去。

有甚心情,管得南泉猫儿,赵州狗子,勘證平田婆,连累周家女。

棘林中有通天路,饱饭狂歌,閒行几步,脚头山色无重数。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