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嵩山观察赉捧入都

万年枝上啭春莺,献寿年年万国情。

建节去为朝集使,请缨曾是弃繻生。

宫门玉漏花中听,驿路银鞍雪里行。

功在旗常人共识,且将吟咏答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送陈嵩山观察赉捧入都》。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陈嵩山即将赴京的深情祝福与勉励。

首联“万年枝上啭春莺,献寿年年万国情”以春日黄莺在万年枝头歌唱,象征着陈嵩山此行如同带来无尽生机与祝福,表达了对陈嵩山长寿与吉祥的祝愿。接着,“建节去为朝集使,请缨曾是弃繻生”两句,通过描述陈嵩山作为朝集使的身份,以及他曾经的英勇事迹,展现了陈嵩山的忠诚与勇敢。

颈联“宫门玉漏花中听,驿路银鞍雪里行”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陈嵩山赴京途中的景象,宫门处玉漏声声,花影摇曳,而他却在风雪交加的驿路上策马疾驰,展现了陈嵩山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尾联“功在旗常人共识,且将吟咏答升平”总结了陈嵩山的功绩被众人认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陈嵩山能以诗歌来回应国家的繁荣和平,体现了对陈嵩山才华与贡献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陈嵩山个人品质和才能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题李尚卿小影

至人齐出处,之子自闲闲。

即此涉长道,犹如栖旧山。

歌吟开笑口,风月霁清颜。

努力前途事,莱衣幸可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赠汶上郭晋公

鸿雪高踪未易寻,逢君三度已如今。

经年怀剌无投处,一日维舟遂此心。

客里杯盘元夜永,烛前风雨峡江深。

家门说是同声旧,且向羲爻庆盍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元夜家木月招同王础尘紫巘乔梓欧明水集一持上人华严精舍灯下咏水仙花同用十三元韵

同人复得共清尊,野外幽期日易昏。

禅室有灯还卜夜,仙花无土亦盘根。

罗浮瑶草何繇拾,姑射冰肌未可言。

又是一年春到也,白头相对倍销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黄畏斋

燕返鸿归各是家,寻常来去未云赊。

犹悬燕市千金价,已种河阳百里花。

别浦有人歌恺悌,大才无梦寄烟霞。

由来老骥能先路,莫向东风惜鬓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