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多病决然归。
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吴融的《阌乡寓居十首》中的《阿对泉》。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官场多年的劳累与疾病后,决心放下一切繁华,选择归隐田园的生活。
"六载抽毫侍禁闱,可堪多病决然归。"
这里的“六载”指的是六年,而“抽毫”则是比喻官员在朝廷中辛勤工作,如同蚂蚁一样小心翼翼地提笔记录每一件事。"侍禁闱"意味着长时间在宫禁之内服务,表明诗人曾深居简出,在高墙内承担重任。"可堪多病"则说明了长期的劳累与压力导致身体多次患病。而“决然归”则表达了诗人坚定地选择离开这繁忙而艰难的生活,回到家乡。
"五陵年少如相问,阿对泉头一布衣。"
"五陵"指的是长安(今陕西西安)附近的五座皇帝陵墓,这里代指诗人年轻时在京城的往事。而“年少如相问”则是说年轻时彼此间常有问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阿对泉头一布衣"则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简朴生活,坐在泉边,只需一件简单的布衣,就能感到满足和平静。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官场生活与田园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繁华世界的放弃。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结得茆檐瞰碧溪,闲云之外不同栖。
犹嫌未远函关道,正睡刚闻报晓鸡。
早于批鵊巧于莺,故国春林足此声。
今在天涯别馆里,为君沽酒复何情。
清溪见底露苍苔,密竹垂藤锁不开。
应是仙家在深处,爱流花片引人来。
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
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