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亡儿的哀悼与思念。首联“亡儿痛绝已经年,捧读君诗更黯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儿子去世的深切哀痛,即使时间已过一年,再次读到关于儿子的诗作,内心依然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沉重。
颔联“同是哭殇悲白发,那堪知爱隔黄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自己与他人共同的悲痛经历联系起来,同时强调了亲人离世后,那份跨越生死的爱与思念之重。这里使用“黄泉”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死亡的不可逾越性,以及生者与逝者之间无法沟通的隔阂。
颈联“墨痕苦记来生后,吟韵追思未死前”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儿子的深深怀念。通过“苦记”和“追思”,表达了对儿子记忆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可能相遇的希望,尽管这种希望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
尾联“随汝妹魂何处去,坛南社左海城边”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儿子妹妹(或指其他亲人)灵魂去向的疑问与关切,暗示了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对彼此命运的共同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亡儿的哀悼、对生者与死者之间情感的深刻探讨,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丧亲文化中的哀伤、怀念与希望交织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