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暮春读吴桐井哭淦儿诗忆去年三月翔儿殇泪次其韵

亡儿痛绝已经年,捧读君诗更黯然。

同是哭殇悲白发,那堪知爱隔黄泉。

墨痕苦记来生后,吟韵追思未死前。

随汝妹魂何处去,坛南社左海城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亡儿的哀悼与思念。首联“亡儿痛绝已经年,捧读君诗更黯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儿子去世的深切哀痛,即使时间已过一年,再次读到关于儿子的诗作,内心依然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沉重。

颔联“同是哭殇悲白发,那堪知爱隔黄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自己与他人共同的悲痛经历联系起来,同时强调了亲人离世后,那份跨越生死的爱与思念之重。这里使用“黄泉”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死亡的不可逾越性,以及生者与逝者之间无法沟通的隔阂。

颈联“墨痕苦记来生后,吟韵追思未死前”则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儿子的深深怀念。通过“苦记”和“追思”,表达了对儿子记忆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可能相遇的希望,尽管这种希望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

尾联“随汝妹魂何处去,坛南社左海城边”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儿子妹妹(或指其他亲人)灵魂去向的疑问与关切,暗示了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对彼此命运的共同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亡儿的哀悼、对生者与死者之间情感的深刻探讨,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丧亲文化中的哀伤、怀念与希望交织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茂才张如春以将军幕凯旋西渡归陕右

三春烟景满江红,鹿岛潮平扇好风。

入幕才参专阃内,归帆人在拥旄中。

一时萍水情缘合,千古文章气味通。

知己休忘在海内,天涯原说比邻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追和陈紫峰先生游紫帽凌霄塔诗元韵

閒心谁被白云留,抱素真人耽景幽。

不解六花何薄燠,偏教五月或先秋。

名山自感名人赠,胜地犹怀胜会游。

若问前贤读书处,古元室上小丹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追和罗一峰先生五峰诗元韵

石屋容人五百优,搜奇应此恣遨游。

堆云合碧天光染,浴日流红海气浮。

灵草何人问消息,空山无历纪春秋。

清高谁并吟诗客,啸破烟岚立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台郡八景

江干多是老渔翁,欸乃声声晚渡东。

落日流光知海阔,馀霞倒影觉天空。

浮槎未上津头月,鼓棹齐回午后风。

到岸争先停夜泊,糊模雉堞暮烟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