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汪水云诗卷

仰峰昨夜三尺雪,梅花吟老坐如橛。

道人啄扉来掺别,茗碗冰胶不堪啜。

袖中枝桐半皴裂,为予载拊舒郁结。

谁裁古调多曲折,拍拍胡笳中音节。

燕山孤累心石铁,神物护持笔生舌。

杜陵老翁代佛说,长歌自击唾壶缺。

万古剑铓倒流血,毛发森森照关月。

于乎嵇康东市计仍拙,广陵一散何尝绝。

形式: 古风

翻译

昨夜仰望山峰覆盖了三尺厚的雪,梅花盛开,我静坐如木桩。
道人敲门来告别,冰冷的茶碗连水都冻成胶状,难以饮用。
我袖中的梧桐枝干半已开裂,它承载着我的忧郁,让我心情舒展。
谁能创作出如此古朴而曲折的旋律,就像胡笳乐曲中的节奏。
燕山孤独,我的心坚硬如铁,神妙的笔触仿佛有了生命。
杜陵的老翁如同佛陀般传达智慧,高歌时敲击着空缺的唾壶。
万古以来的剑光倒映着鲜血,寒光闪闪映照着边关的月色。
唉,嵇康在东市的计划仍然失败,但广陵散的琴声从未断绝。

注释

仰峰:抬头仰望山峰。
梅花吟:梅花盛开,似乎在低吟。
坐如橛:静坐不动,像木桩一样。
啄扉:敲门的动作。
冰胶:形容茶水冷冻后凝固如胶。
袖中枝桐:指袖中的梧桐树枝。
舒郁结:舒缓心中的郁结。
古调:古老的曲调。
拍拍胡笳:模仿胡笳的音乐节奏。
心石铁:形容心志坚定如铁。
杜陵老翁:杜陵地区的老人。
唾壶缺:空缺的唾壶,表示饮酒或吟唱时的豪情。
剑铓倒流血:形容剑光如血,倒映。
毛发森森:形容寒光逼人。
东市计:指嵇康被杀之事。
广陵一散:嵇康弹奏的《广陵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天民对汪水云诗卷的题跋,通过描绘冬夜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汪水云诗歌艺术的高度赞赏。首句“仰峰昨夜三尺雪”描绘了雪后的肃穆与清冷,暗示汪诗的深沉意境。次句“梅花吟老坐如橛”以梅花比喻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形象生动。

“道人啄扉来掺别,茗碗冰胶不堪啜”写友人来访,品茗时茶已冻凝,暗寓汪诗文字清新如冰,难以言表。接下来,“袖中枝桐半皴裂,为予载拊舒郁结”表达了诗人对汪诗情感深度的认同,认为其能抚慰人心中的郁结。

“谁裁古调多曲折,拍拍胡笳中音节”赞美汪诗的韵律之美,如同胡笳乐曲般富有节奏感。诗人进一步强调汪诗的艺术力量,称其“燕山孤累心石铁,神物护持笔生舌”,意指其作品坚韧有力,犹如神物护持。

最后两句“杜陵老翁代佛说,长歌自击唾壶缺”借用杜甫的典故,赞誉汪诗具有深远的哲理和感染力,能激发人的共鸣。结尾处“万古剑铓倒流血,毛发森森照关月”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汪诗的锐利和震撼,如同剑光倒映在月光下。

整体来看,夏天民在这首题跋中,通过对汪水云诗卷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赞美,展现了对其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和敬仰。

收录诗词(1)

夏天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继冯使君韵(其二)

神物坚持多圣境,新诗开僻信贤能。

磨崖永作山中景,读处留行亦好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奉继冯使君韵(其一)

恭览新诗清彻骨,挥毫落处耀名山。

寒踪久已知恩地,杖屦今朝得喜攀。

翳雨堙风遮远目,等闲轩豁为谁开。

天公岂是藏幽景,留待使君持节来。

形式: 古风

题居室

用拙常存守道心,偷闲片片抵千金。

半帘梅影离离月,一涧泉声曲曲琴。

图史灯前随意检,园蔬雨后不时寻。

浮名自觉无多趣,五柳当年志已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减字木兰花.宣和庚子登浯台作

江涵晓日。荡漾波光摇桨入。笑指浯溪。

漫叟雄文锁翠微。休嗟不偶。归到中州何处有。

独立风烟。湘水浯台总接天。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