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三一亭诗为俞吏科作》由明代诗人邵宝创作,通过描绘西冈亭的景致与心境,表达了对俞吏科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官场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暇登西冈亭”,点明了诗人闲暇时登临西冈亭的情境,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接着,“我怀栾共子”一句,将思绪引向古代贤人栾共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
“有言感予衷,千载犹仰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因某人的言论而触动内心,即使千年之后,仍能感受到其高尚品德的光辉。这里暗含了对俞吏科品格的赞美。
“生三事之一,谁能不由此”中,“三事”通常指古代士大夫的三种职责:修身、齐家、治国。这句话表达了对俞吏科在官场中坚守职责、以身作则的肯定,认为这是所有官员都应该遵循的道路。
“出为升堂由,入为趋庭鲤”运用了“升堂”和“趋庭”的典故,前者比喻官员升迁,后者比喻孝顺父母。这两句赞扬了俞吏科在仕途上的成就和在家尽孝的美德。
“廊庙复江湖,苍生共忧喜”则展现了俞吏科无论是在朝廷(廊庙)还是在民间(江湖),都能关心百姓疾苦,与人民同喜同忧的高尚情怀。
“俯仰天地间,念念何时已”表达了诗人对俞吏科在广阔天地间不断思考、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感慨,强调了其精神追求的永恒性。
最后,“所不尽吾心,有如此溪水”以溪水的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绵延,表达了对俞吏科深远影响的无限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难以完全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西冈亭的描绘和对俞吏科事迹的赞颂,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