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亭诗为俞吏科作

暇登西冈亭,我怀栾共子。

有言感予衷,千载犹仰止。

生三事之一,谁能不由此。

出为升堂由,入为趋庭鲤。

廊庙复江湖,苍生共忧喜。

俯仰天地间,念念何时已。

所不尽吾心,有如此溪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此诗《三一亭诗为俞吏科作》由明代诗人邵宝创作,通过描绘西冈亭的景致与心境,表达了对俞吏科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官场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暇登西冈亭”,点明了诗人闲暇时登临西冈亭的情境,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接着,“我怀栾共子”一句,将思绪引向古代贤人栾共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

“有言感予衷,千载犹仰止”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因某人的言论而触动内心,即使千年之后,仍能感受到其高尚品德的光辉。这里暗含了对俞吏科品格的赞美。

“生三事之一,谁能不由此”中,“三事”通常指古代士大夫的三种职责:修身、齐家、治国。这句话表达了对俞吏科在官场中坚守职责、以身作则的肯定,认为这是所有官员都应该遵循的道路。

“出为升堂由,入为趋庭鲤”运用了“升堂”和“趋庭”的典故,前者比喻官员升迁,后者比喻孝顺父母。这两句赞扬了俞吏科在仕途上的成就和在家尽孝的美德。

“廊庙复江湖,苍生共忧喜”则展现了俞吏科无论是在朝廷(廊庙)还是在民间(江湖),都能关心百姓疾苦,与人民同喜同忧的高尚情怀。

“俯仰天地间,念念何时已”表达了诗人对俞吏科在广阔天地间不断思考、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感慨,强调了其精神追求的永恒性。

最后,“所不尽吾心,有如此溪水”以溪水的流淌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绵延,表达了对俞吏科深远影响的无限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难以完全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西冈亭的描绘和对俞吏科事迹的赞颂,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顾台州

君从西南来,复向东南去。

会稽望九疑,愁云蔽江渚。

禹穴阒无声,欲与神灵语。

台州海冥冥,金城独高据。

双旌动文星,共识君来处。

君来何所将,东风共时雨。

寄语台州人,君归愿无遽。

形式: 古风

见松子

手种双松树,直我庭前楹。

一年松花开,三年松子生。

松子初辞花,青青复青青。

日看日渐长,匀圆自天生。

一粒成一树,森然遍郊坰。

形式: 古风

和浦文玉观水(其二)

仁人解忧时,智者爱观水。

具区接三江,云涛故如此。

浩荡千古怀,长啸江湖里。

载酌山下泉,从吾者谁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浦文玉观水(其三)

篝灯照伏灵,明月淡如水。

风从松顶来,古乐安置此。

山空夜气清,僧龛白云里。

稍伺秋雨馀,还期采松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