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樊仲宜

樊郎昔补太常掾,郊祀通天致敬时。

先过罘罳张鼓乐,复从卤簿建旌旗。

颁宣即用金书刻,读祝还令玉版持。

今日江南见樵者,命渠歌作赠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顾盟所作的《送樊仲宜》诗,描绘了古代官员樊郎在郊祀仪式中的庄严角色与荣耀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隆重。

首句“樊郎昔补太常掾”,点明了主人公樊郎曾经担任太常寺的属官,负责祭祀礼仪的事务。接着,“郊祀通天致敬时”描绘了他在祭祀仪式上的重要地位,表明他参与的是对上天的敬拜活动,体现了其职责的神圣与崇高。

“先过罘罳张鼓乐,复从卤簿建旌旗”两句,生动地再现了樊郎在仪式中的行进过程。他首先经过装饰精美的罘罳(古代宫门两侧的屏风),伴随着鼓乐声,随后跟随仪仗队,旗帜飘扬,场面壮观而庄重。

“颁宣即用金书刻,读祝还令玉版持”则展示了仪式中的文字与仪式的严谨性。金书刻和玉版持分别代表了宣读诏书和祝文的尊贵与神圣,体现了古代礼仪的精细与庄重。

最后,“今日江南见樵者,命渠歌作赠行诗”表达了诗人对樊郎即将离别的感慨。在江南的山野间,诗人遇见了一位樵夫,便请他唱一首歌,作为对樊郎的赠别之诗。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隆重,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深情厚谊,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7)

顾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高才好学。尝馆于杞菊轩。善诗。有《仲赘集》

  • 字:仲赘
  • 籍贯:元庆元

相关古诗词

送谢子方归临川

连雨淋浪不耐秋,江行已试木棉裘。

侍中无梦思通籍,肘后有书能校雠。

身坐米船歌灌口,眼明瀑布是江州。

到家先谒虞夫子,定作芝亭一月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八月十三日自鸿山归吴舟中赋

扁舟风轻稳如马,容我领览秋气清。

横塘水深白鸟下,敧树雨湿青苔生。

东曹掾史有高兴,太乙真人无俗情。

去□吹箫唤孤鹤,明夜月满姑苏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红梅

九疑山中得道女,春寒石上饮流霞。

不知遗却玉条脱,独倚东风暮竹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寄学可二首(其一)

九龙之山第几峰,曾看飞雪下长松。

小楼日夜听春雨,忘却溪头寻暮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