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诗人刘仁本以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为依托,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当时国家局势的混乱与危机。"波颓四海沸"象征着天下大乱,如同四海翻腾,形势危急;"大夫拥专城,陪臣干国政"揭示了地方势力的强大和中央权威的削弱,大夫掌控一城,陪臣干预国家决策。
"布衣操刃梃,亦执生杀柄"进一步强调了普通百姓在乱世中也握有生死之权,反映出社会秩序的崩塌。"边将总兵戎,朝廷孰号令"则批评边疆将领权力过大,导致朝廷的指挥失灵,缺乏统一的号令。
最后两句"何日能底平,拯溺跻民命"表达了诗人对何时才能结束战乱,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深深忧虑。整体上,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关注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