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其三十一)

琉璃殿上,古佛舒光。明月堂前,昙华布影。

不用南询弥勒,何须东觅文殊。

华藏门开,任君瞻仰。或舒或卷,尘尘普现色身。

或放或收,处处毗卢境界。不舒不卷,寂尔无根。

不放不收,是真常住。丝毫无碍,统摄圣凡。

自利兼他,古今不坠。

夜半不须敲玉户,天明凤子笑衔花。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佛教禅境画面。"琉璃殿上,古佛舒光",形象地展现了佛像在华丽的殿堂中散发出智慧之光,象征着佛法的普照。"明月堂前,昙华布影",则以昙花的短暂开放隐喻佛法虽瞬息万变,却永恒如月光。

诗人强调无需向外寻求佛的指引,因为"华藏门开,任君瞻仰",意味着佛法的大门对所有人心灵开放,可以自行领悟。"或舒或卷,尘尘普现色身",表达的是佛法无边,随缘显现于世间万物之中。"不舒不卷,寂尔无根",揭示了佛法的空性与寂静,无始无终。

"不放不收,是真常住",强调佛法的真实性和恒久不变。"丝毫无碍,统摄圣凡",表明佛法无所不容,既利己又利他,超越时空。最后两句"夜半不须敲玉户,天明凤子笑衔花",以神秘而祥和的景象结束,寓意修行者在任何时刻都能感受到佛法的温暖和喜悦。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宗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引导读者体悟佛法的广大与深远。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九首(其三十)

报慈一言,千圣不传。即时妙会,火里生莲。

路遥知马力,岁久见人心。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二十九)

数日滂沱雨,今朝彷佛晴。

烟云消散尽,天地廓然清。檐前鹊噪,林里莺鸣。

岭外牧童歌野径,江边渔父钓长鲸。

禅家高卧无馀事,渴饮饥飧贺大平。

两彩一赛,凡圣齐收。

若作佛法商量,大似抱赃叫屈。

形式: 偈颂

西江月.寄赠黄秀伯,调寄西江月

二一庐前春满,先生报道迁居。林花惨淡鸟欷歔。

似怨薄情轻去。不是薄情轻去,先生实被饥驱。

此閒老友赋邛须。他日能无还顾。

形式:

偈六十九首(其二十八)

丛林浩浩,谁是知音。马祖堂中,盘山回首。

云门会里,明教翻身。彼此一时,孰分优劣。

入廛不露迹,随处是家风。

浅种与深耕,秋冬收颗粒。

从他五湖衲子,端坐无疑。

日高一钵和罗饭,禅道是非都不知。

尘中辨主,闹里求人。两手扶犁,钁头边事。

陋巷不骑金镫马,回来却著破襕衫。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