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寺

松杉干云高百尺,泉声㶁㶁流春碧。

路转山回见寺门,游人道是荆公宅。

公昔罢相归金陵,盈廷不合如淄渑。

朝廷优礼许归隐,公亦退院同枯僧。

春蛰当年三顾起,归来仍住烟霞里。

杨柳萧萧昼掩门,是何宰相村夫子。

文靖经营事已空,一名一字偶然同。

题诗聊示追随意,肆口讥评恐未公。

阎罗夏桀纷相扰,座中枕上皆烦恼。

何若遽然习气除,一声山鸟忘昏晓。

毁家造寺为亡儿,忏悔前愆荷佛慈。

三代以还才第一,可怜生亦不逢时。

遗址至今犹爱慕,银塘菡萏新承露。

何年石磴草堂前,再种梅花三百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半山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诗人缪荃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的交融。

首句“松杉干云高百尺”,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松杉之高耸入云,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泉声㶁㶁流春碧”,通过生动的声响和色彩,勾勒出泉水潺潺流动的春日美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路转山回见寺门”一句,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了一段曲折的旅程,最终发现隐藏在山间的寺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诗人接着点明“游人道是荆公宅”,暗示此处曾是北宋名臣王安石(荆公)的居所,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比朝廷与个人的选择,表达了对王安石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敬意。“春蛰当年三顾起,归来仍住烟霞里”,描绘了王安石被重用后归隐山林的情景,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杨柳萧萧昼掩门,是何宰相村夫子”,通过对比王安石的外在身份与内在精神,进一步凸显了他的独特人格魅力。随后,“文靖经营事已空,一名一字偶然同”,则表达了对王安石政治生涯的反思,以及对其人格与政绩的评价。

最后,诗人以“何若遽然习气除,一声山鸟忘昏晓”收尾,表达了对王安石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全诗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更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探讨了人生价值与理想境界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过西湖吊石公并柬苕生

依然云抱水边楼,旧雨曾偕十日留。

纵酒生前空寄恨,修文地下亦埋忧。

伤时不尽沧桑感,愧我仍为汗漫游。

天末故人犹薄宦,诗成先寄百花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匋师招饮埽叶楼

落叶下如雨,斯人不可攀。

红藏前代寺,翠拥隔江山。

冠盖同时集,琴尊尽日闲。

未能登绝顶,足力自嫌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和范伯子韵

青鬓蹉跎成白首,冷吟闲醉一年年。

谁云蒲柳能禁老,闻道糠秕已在前。

溟北鹍鹏难语海,淮南鸡犬尽升天。

朝衣典却勤农事,愿把犁锄荷上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紫云山探碑图三首(其一)

文室西川武室东,卯金贞石著名同。

如何贤圣兼山海,尽在灵光一赋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