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拄杖睡赞

能所顿忘,佯佯瞌睡。一息不来,百川鼎沸。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意的画面,诗人释智愚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他放下尘世烦恼,沉浸在宁静中的状态。"能所顿忘"表达了他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忘却了自我和外在世界的分别。"佯佯瞌睡"则刻画出他悠然自得,仿佛在半梦半醒之间,享受着片刻的安逸。

"一息不来,百川鼎沸"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一息尚未来临,意味着时间仿佛停滞,而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如同百川汇聚,形成汹涌澎湃的态势。然而,在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切都静止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传达了禅修者超脱世俗、心如止水的意境,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临际大师赞

黄檗棒头,大愚肋下。后代儿孙,乌焉成马。

形式: 押[马]韵

草衣文殊赞

是何等书,读不成句。蓑短发长,手脚俱露。

形式: 押[遇]韵

虾子和尚赞

清溪影寒,以虾为目。无柄笊篱,东摝西摝。

形式: 押[屋]韵

赵州和尚赞

眼似鼓椎,头如木杓。欲识赵州,八十行脚。

形式: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