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

一曲桃源忆故人,白头词客最伤春。

南柯已寤平生梦,东海曾扬几劫尘。

绮树莺花从自好,画堂丝竹为谁陈?

不须闻此空惆怅,且看瑶姬舞绣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次韵袁仲长竹堂感兴”为题,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陈基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自然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一曲桃源忆故人”,以桃源隐喻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引出对逝去时光和故人的怀念。接着,“白头词客最伤春”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位饱经沧桑的文人,面对春天的生机勃勃,内心却充满了哀愁与感慨。

“南柯已寤平生梦,东海曾扬几劫尘”两句,运用典故,将个人的梦境与历史的沧桑相联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南柯一梦的故事,象征着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东海扬尘,则寓意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绮树莺花从自好,画堂丝竹为谁陈?”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自然美景与豪华场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华与本质的反思。绮丽的树木与莺歌燕舞虽美,但它们的存在似乎只为观赏者而设,却无人真正欣赏其内在的价值。

最后,“不须闻此空惆怅,且看瑶姬舞绣茵”两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尾。瑶姬是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希望在心灵的净土中寻得慰藉,不再为世间琐事所困扰,而是专注于内心的平静与美好。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79)

陈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 字:敬初
  •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 生卒年:1314-137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叔方寄沈仲说

公子新成江上宅,更依西渚结幽亭。

时清墟里还无警,月黑柴扉不用扃。

流水暗和琴瑟响,好山浓入画图青。

故人《白雪》歌难和,孺子《沧浪》曲自听。

每厌狂夫谈《酒谱》,还从处士授《茶经》。

庭前剩折忘忧草,不负君家玉胆瓶。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次韵钱伯行中秋玩月

桂影婆娑白兔閒,九霄风露满江山。

斗牛直上天悬近,河汉西流夜莫攀。

织女机丝清浅际,姮娥宫殿有无间。

坐看博望乘槎处,安得相从万里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听宁上人弹琴

忽忽岁将晏,郁郁不自聊。

况兹霜露集,惊飙振寒条。

之子从何来,携琴□衡茅。

为我理素曲,五音纷以调。

庄听敛手衽,幽忧为之消。

鸾凤戏云中,馀音相与飘。

别鹤惊宵露,众葩悦春朝。

婉丽不可极,忽复变萧寥。

清风散六合,白日耀层霄。

流水一何深,泰山一何高。

聘鲁慨观乐,适齐感闻《韶》。

畴知今日乐,俯仰千载遥。

寤言欲报之,愧乏英琼瑶。

形式: 古风

仆尝夜梦从彦成饮彦成曰此荔枝浆也饮之令人寿子能为我赋之当赠三百壶予自口占一诗觉乃梦也及会玉山闻彦成酿酒果名荔枝浆以梦白之不觉大笑玉山曰君当书此诗吾当与子致酒以质所梦因莞尔书之彦成见之必更一笑也

凉州莫谩誇葡萄,中山枉诧松为醪。

仙人自酿真一酒,洞庭春色嗟徒劳。

琼浆滴尽生荔支,玉露泻入黄金卮。

一杯入口寿千岁,安用火枣并交梨。

不愿青州觅从事,不愿步兵为校尉。

但令唤鹤共呼鸾,日日从君花下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