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日狂风不偶然,未教桃李斗婵娟。
关西将士曾如此,直入齐宫斩小怜。
这首诗名为《狂风》,作者是宋代诗人晁说之。诗中通过描绘连续十日的狂风,暗示了一种强烈的自然力量和不寻常的气象现象。诗人没有直接写桃李如何被风吹落,而是通过“未教桃李斗婵娟”一句,以桃李比喻美丽的女子,暗示她们在狂风面前显得娇弱无力,无法与风中的婵娟(月亮)相比。接下来,诗人借关西将士的历史典故,将狂风比作勇猛的战士,曾经直入齐宫,斩杀了美女小怜,以此象征狂风的力量和威猛。整首诗寓言性强,借风喻人,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对历史英雄气概的赞美。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胡尘未动朔云浮,行在多欢见小侯。
愿保三冬资我乐,更无一事使人愁。
天涯花信误心期,狼藉残红只往时。
怪底小怜浑不睡,夜深惆怅梦周师。
无波枉渚若堪凭,白露青蘋更可陵。
过尽秋风独不见,此时肠断柳吴兴。
白头从事未抛诗,无奈才何复苦饥。
我易吟愁归乐土,因君肠断邺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