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其一)题庞檗子填词图

金管玉箫凄怆。隔浦时闻清唱。刻羽移商谁与抗。

白石风流无恙。人间绝少知音。最怜短烛孤吟。

侬也伤心故国,忍教虎气消沉。

形式:

鉴赏

这首诗以金管玉箫的音乐为引,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仿佛隔着水边就能听到婉转的清唱。诗人感叹乐曲中的高妙技艺无人能及,如同白石般风雅流丽,却在人间难得一见知音。他特别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下,烛光下独自吟唱的人显得尤为孤独,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局消沉的无奈之情。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作者高旭在清末近现代初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对艺术与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178)

高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调(其二)沧浪亭偶题

来从何处。见亦愁无数。便是相逢无可语。

一种心情兜住。若云不算情痴。缘何醉梦支离。

绣得鸳鸯新谱,好风寄予黄鹂。

形式:

浣溪沙.宣南酒楼与成琢如联句

怪底春愁不自持。潘郎憔悴鬓成丝。

淡烟微雨落花时。

黯黯青山如我病,双双红豆为谁痴。

最难消受是相思。

形式:

忆秦娥.十六夜望月,次韵和鹓雏

伤残漏。花无长好人长寿。人长寿。

昨宵持较,容姿微瘦。一池水被风吹绉。

相思打叠双红豆。双红豆。佳人刚病,薄寒堪又。

形式:

菩萨蛮.将之燕,赠歌者艳芬

宣南文宴当年共。翩跹舞瘦阶前凤。西燕又东劳。

天遥梦更遥。名花应堕地。飘泊何时已。

怜我复怜卿。多情似不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