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独酌十首(其六)

雷声散阳气,晴景醉长天。

绿从何处来,染我山下泉。

汲泉酿醇酒,举杯复颓然。

寄谢伯夷辈,饿名安用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春日里饮酒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雷声散阳气,晴景醉长天”,以雷声的结束象征着阳气的释放,晴朗的天空仿佛被阳光醉倒,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有趣。

接着,“绿从何处来,染我山下泉”,诗人好奇地询问绿色从何而来,最终发现是山下的泉水被染上了绿色。这不仅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也暗示了大自然的色彩丰富和生命力旺盛。

“汲泉酿醇酒,举杯复颓然”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从山泉中汲取清冽之水,酿造出醇厚的美酒,然后举杯畅饮,享受这份宁静与自在。这里的“颓然”并非颓废之意,而是形容诗人沉浸在酒香与美景中的满足与放松状态。

最后,“寄谢伯夷辈,饿名安用传”,诗人借用了古代隐士伯夷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认为,像伯夷这样的隐士之所以被人记住,并非因为他们的饥饿,而是因为他们高尚的品德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诗人以此自勉,希望自己的心灵也能如同山泉般清澈,不为世俗所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超脱,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春日独酌十首(其七)

春日何迟迟,万物涵阳晖。

君看源上桃,并蒂花满枝。

双双梁间燕,营巢知所归。

凌霄附长松,托根亦有依。

馀生如不饮,无以谢芳菲。

形式: 古风

春日独酌十首(其八)

不羞双鬓雪,折花向林间。

念此光景速,未能身世閒。

满酌金熨斗,遥望谢公山。

迹欲扁舟渡,心先高鸟还。

今朝不酩酊,何以破愁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春日独酌十首(其九)

几日待春光,春光易衰歇。

流年信密移,谁能保肌发。

何须秉蜡炬,今夕值明月。

但愿海变酒,拍浮长出没。

归来归去来,蓬山有仙阙。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春日独酌十首(其十)

海棠微雨湿,枝上残红泣。

山鸟啼向人,春光一何急。

浊酒注我肠,免使新愁入。

却欲买扁舟,渔竿荷蓑笠。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