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郊原如赭巳无秋,况复干戈未肯休。
肉食不知田野事,布衣深为庙廊忧。
典章沦落悲刍狗,馈饷倭迟想木牛。
礼乐将军今郤縠,豺狼满地待虔刘。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刘基的《次韵和石末公秋日感怀见寄二首(其一)》描绘了秋季郊原景色的荒凉,以及战乱未息的社会现实。"郊原如赭巳无秋"一句,以暗淡的赤土色象征秋意的缺失,暗示了战乱带来的凋敝。"况复干戈未肯休"进一步强调战争的持续,加重了诗人的忧虑。
诗人批评那些身居高位的权贵,"肉食不知田野事",他们远离民间疾苦,对国家的困境漠不关心。而"布衣深为庙廊忧"则表达了普通百姓对朝廷决策的深深忧虑,担心国家的未来。
"典章沦落悲刍狗,馈饷倭迟想木牛",典章制度衰败,比作被忽视的刍狗,供应前线的粮草迟迟不到,如同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象征着运输困难。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失望和对军事补给问题的忧虑。
最后,诗人以"礼乐将军今郤縠,豺狼满地待虔刘"作结,将当权者比喻为无能的将领郤縠,暗示社会动荡,如同豺狼横行,百姓生活即将陷入更大的灾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统治者的批判,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不详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西风白露下清寥,岸柳江蒲取次凋。
诸将旌麾非一统,大藩衣服变三苗。
雄豪窃据皆屠狗,功业舆台总续貂。
弃马独知怀故枥,天涯涕泪北辰遥。
幽禽啧啧语朝阳,细绿骎骎入女桑。
天上深宫调玉烛,人间和气应勾芒。
赤眉青犊终何在,白马黄巾莫漫狂。
将帅如林须发踪,太平功业望萧张。
柳拂江亭旧画栏,望潮人去地应闲。
寝园寂寞秋风里,行殿荒凉野草间。
白塔尽销龙虎气,荒城空锁凤凰山。
兴亡莫问前朝事,江水东流去不还。
十九年前此日同,浙江西望粤城东。
山川拥隔乖同轨,气朔分齐正八风。
坐阅天时占道长,起征云物欲年丰。
嬴粮儗问商颜路,好采灵芝伴四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