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年急雪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
今夕悲风撼轩竹,又来开卷拥寒炉。
禅房潇洒皆依旧,世路崎岖有万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舜钦在冬日夜晚的湘公院中,对往昔与现状的感慨。首句“去年急雪洒窗夜”,以“急雪”和“洒窗夜”营造出去年冬夜的寒冷与匆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接着,“独对残灯观阵图”一句,通过“独”字强调了诗人独自面对往事的孤独感,而“残灯”则增添了一种岁月流逝的凄凉氛围。
第二联“今夕悲风撼轩竹,又来开卷拥寒炉”,将时间线推进到当前的冬夜,用“悲风”和“轩竹”的摇曳,以及“开卷”和“寒炉”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这里的“悲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第三联“禅房潇洒皆依旧,世路崎岖有万殊”,对比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外界世界的复杂多变。通过“禅房”与“世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洞察。在寒夜的背景下,诗人的情感显得格外深沉和复杂,既包含了对过往的怀念,也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不详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春风奈别何,一棹逐惊波。
去国丹心折,流年白发多。
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萝。
穷达皆常事,难忘对酒歌。
幽人漂泊兴无穷,弄水寻花处处同。
春入水光成嫩碧,日匀花色变鲜红。
静中物象知谁见,闲极情怀觉道充。
寄语悠悠莫疑我,五湖今作狎鸥翁。
塌翼下层云,飘然江汉濆。
苍蝇休聚谤,白鸟已为群。
银鲫晨烹美,松醪夜酌醺。
生平同得失,此日又逢君。
忽忽赏节物,区区何所归。
天阴鸟自语,水落岸生衣。
客况知谁念,人生与愿违。
东风百花发,独采北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