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哈密

将身裹入黄沙里,头昏气促口侈侈。

人烟一缕残魂起,伊州三日驻行李。

前去轮台千八里,南北两路唯所指。

雪山北行必过此,六月霜晴庶可矣。

三九雪片大于几,一堕僵葬层冰底。

南路风狂卷犀兕,时当阴凝或少止。

听说心惊红两耳,行路之难竟如是。

此身能得几回死,骨肉拼吹化虫豸,且领南行票一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穿越沙漠的艰难旅程,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挑战与危险。开篇“将身裹入黄沙里”,形象地展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身陷沙海的窒息感。“头昏气促口侈侈”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呼吸困难、口渴难耐的状态。接着,“人烟一缕残魂起,伊州三日驻行李”,通过对比人烟稀少与短暂停留的行李,突出了沙漠之旅的孤独与艰苦。

“前去轮台千八里,南北两路唯所指”,描述了旅程的漫长与方向的不确定性,强调了在沙漠中寻找正确路径的不易。雪山、六月霜晴、三九雪片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学色彩,也直观地展现了沙漠环境的极端与严酷。

“南路风狂卷犀兕,时当阴凝或少止”,通过比喻犀牛和兕(一种类似犀牛的动物),形象地描绘了南部风力之大,以及阴冷天气的常见。而“听说心惊红两耳,行路之难竟如是”,则表达了对沙漠之旅的恐惧与敬畏之情,强调了其难以想象的艰难。

最后,“此身能得几回死,骨肉拼吹化虫豸,且领南行票一纸”,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坚韧与决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揭示了沙漠旅行的残酷与挑战,同时也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极限时的勇气与坚持。

收录诗词(30)

史善长(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苦水

一勺苦于我,铜瓶煎有霜。

投钱论百十,品味越寻常。

渴且攒眉饮,珍先让客尝。

熊丸吞已惯,况得润枯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烟墩

白草黄芦斥堠悬,残阳未尽执吟鞭。

星河澹远龙堆夜,风露荒寒雁塞天。

片月沙头垂辔过,一灯车里枕书眠。

迢迢借问停骖处,寂寞崥崹瘦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哈密怀古

柳溪秋水碧丝丝,古迹萧条感旧时。

方域尚沿捍弥国,种人犹说畏吾儿。

马骢山畔将军泪,鸦尔庭中克汗支。

最是贝多忠款挚,分茅常得备藩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食哈密瓜

龙碛漠漠风抟沙,胡驼万里朝京华。

金箱丝绳慎包匦,使臣入献伊州瓜。

上林珍果靡不有,得之绝域何其遐。

金盘进御天颜喜,龙章凤藻为褒嘉。

我从毁齿已耳熟,剖玉无缘空叹嗟。

岂知年衰忽到此,求取任汝无疵瑕。

翠滑黄皱不一种,雪中丹里人所夸。

百钱一枚趁晓市,盈筐累担来田家。

玉浆和冷嚼冰淞,崖蜜分甘流齿牙。

纵横银刀妙剖劈,顷刻欲尽群儿哗。

秋深腹冷此所忌,慎勿饱食途路赊。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