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望庐岳》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与仰慕之情。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我生癖山水,蜡屐饶几两”,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为了探索自然美景而准备充分的决心。接着,“十载思匡庐,髣髴劳意匠”两句,道出了诗人对庐山的长久思念,以及在心中反复构思其美景的情景。
“扬澜左里间,归棹今始漾”描绘了诗人乘舟归来,终于得以亲临庐山的喜悦心情。“大泽收烟虹,青天削屏障”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庐山云雾缭绕、山峰耸立的壮观景象。
“堂堂韩白军,落落侯伯状”运用典故,将庐山比作韩信、白起等名将的军队,形象地表现了山势的雄伟。“变化根虚无,尊严合雄放”则进一步赞美了庐山的自然之美,无论朝夕更替,都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朝昏无端倪,欲语但惆怅”表达了诗人面对庐山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赞叹,也有难以言表的感慨。“三日经浔阳,一雨助清涨”描述了诗人到达庐山的过程,以及雨水带来的清新氛围。
“雨止生白云,山山气腾上”描绘了雨后庐山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仙境一般。“划然跻岩腰,绵亘亿千丈”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庐山的高耸入云。“如彼万国琛,明堂受无让”将庐山的美景比作各国珍宝,比喻其珍贵无比。
“傍豁四五峰,偃蹇失背向”描绘了庐山四周群峰环绕的壮观景象。“一峰独中立,肃穆类圭玚”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一座山峰的独特与庄严。“忽见白龙飞,乃是岩瀑飏”描绘了瀑布从山岩间飞流直下的情景,令人震撼。
“想像万壑雷,壮夫色凋丧”表达了诗人面对庐山壮丽景色时的震撼与敬畏。“羁迟千里外,心迹两遰妨”则表达了诗人因距离遥远而无法长时间停留的遗憾。“近愧猿鹤幽,远惭仙释旷”则通过与自然界的动物和仙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谦逊与向往。
最后,“名山如故人,欲别手难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深厚情感,即使要离开也感到不舍。“夜梦骑茅龙,陵历颇奔壮”描绘了诗人梦中骑着茅龙,穿越山林的场景,充满了豪迈与自由。“晨兴独长谣,怀哉未能畅”则表达了诗人清晨醒来,仍然沉浸在对庐山美景的怀念之中,难以完全表达出心中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面对美景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