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岳

我生癖山水,蜡屐饶几两。

十载思匡庐,髣髴劳意匠。

扬澜左里间,归棹今始漾。

大泽收烟虹,青天削屏障。

堂堂韩白军,落落侯伯状。

变化根虚无,尊严合雄放。

朝昏无端倪,欲语但惆怅。

三日经浔阳,一雨助清涨。

雨止生白云,山山气腾上。

划然跻岩腰,绵亘亿千丈。

如彼万国琛,明堂受无让。

傍豁四五峰,偃蹇失背向。

一峰独中立,肃穆类圭玚。

忽见白龙飞,乃是岩瀑飏。

想像万壑雷,壮夫色凋丧。

羁迟千里外,心迹两遰妨。

近愧猿鹤幽,远惭仙释旷。

名山如故人,欲别手难抗。

夜梦骑茅龙,陵历颇奔壮。

晨兴独长谣,怀哉未能畅。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望庐岳》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与仰慕之情。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我生癖山水,蜡屐饶几两”,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为了探索自然美景而准备充分的决心。接着,“十载思匡庐,髣髴劳意匠”两句,道出了诗人对庐山的长久思念,以及在心中反复构思其美景的情景。

“扬澜左里间,归棹今始漾”描绘了诗人乘舟归来,终于得以亲临庐山的喜悦心情。“大泽收烟虹,青天削屏障”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庐山云雾缭绕、山峰耸立的壮观景象。

“堂堂韩白军,落落侯伯状”运用典故,将庐山比作韩信、白起等名将的军队,形象地表现了山势的雄伟。“变化根虚无,尊严合雄放”则进一步赞美了庐山的自然之美,无论朝夕更替,都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朝昏无端倪,欲语但惆怅”表达了诗人面对庐山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赞叹,也有难以言表的感慨。“三日经浔阳,一雨助清涨”描述了诗人到达庐山的过程,以及雨水带来的清新氛围。

“雨止生白云,山山气腾上”描绘了雨后庐山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仙境一般。“划然跻岩腰,绵亘亿千丈”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庐山的高耸入云。“如彼万国琛,明堂受无让”将庐山的美景比作各国珍宝,比喻其珍贵无比。

“傍豁四五峰,偃蹇失背向”描绘了庐山四周群峰环绕的壮观景象。“一峰独中立,肃穆类圭玚”则通过对比,突出了一座山峰的独特与庄严。“忽见白龙飞,乃是岩瀑飏”描绘了瀑布从山岩间飞流直下的情景,令人震撼。

“想像万壑雷,壮夫色凋丧”表达了诗人面对庐山壮丽景色时的震撼与敬畏。“羁迟千里外,心迹两遰妨”则表达了诗人因距离遥远而无法长时间停留的遗憾。“近愧猿鹤幽,远惭仙释旷”则通过与自然界的动物和仙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谦逊与向往。

最后,“名山如故人,欲别手难抗”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深厚情感,即使要离开也感到不舍。“夜梦骑茅龙,陵历颇奔壮”描绘了诗人梦中骑着茅龙,穿越山林的场景,充满了豪迈与自由。“晨兴独长谣,怀哉未能畅”则表达了诗人清晨醒来,仍然沉浸在对庐山美景的怀念之中,难以完全表达出心中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面对美景时的复杂心情。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舟行江北村落

确确田中牛,飞飞田上鹊。

老农分稻针,仰视云影落。

荷蕖引桔槔,麦路通略彴。

邻里更叫呼,山歌应林薄。

客本江南人,厌闻江北恶。

牛犊化刀剑,鸡犬遭杀掠。

兹焉偶褩礴,幽意了可攫。

举策数堤柳,褰衣弄场藿。

伫鸣邱中琴,静想林下酌。

始知干戈地,别有耕稼乐。

居者焉得知,悠悠向寥廓。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友人会试三首(其一)

坐君新堂中,餐君脱粟饭。

不语知将离,浩思一以满。

悠悠西笑多,渺渺朔涂远。

枥马嘶有声,青阳近将暖。

丈夫忧黎元,揽辔安得缓。

怅望东山云,无心已过巘。

形式: 古风

送友人会试三首(其二)

燕雀从风飞,划见孤凤凰。

竹实未肯食,矧云谋稻粱。

空名满东海,一金不盈囊。

鲁肃既指囷,郑公方治装。

拔剑为尔舞,饥寒亦何伤。

高歌槐台酒,弯弧射天狼。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友人会试三首(其三)

交知满我前,有怀未敢吐。

与子平生言,慺慺岂无故。

古调辞巧弹,直躬羞局步。

惆怅梁父吟,中宵各狂顾。

白日曜阳林,商飙吹海树。

隔我云与泥,相思梦中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