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书事

匆匆岁欲尽,有客过我庐。

云有急难事,强梁御诸途。

一身惟赤手,何以还里闾?

君能急人患,哀声为君呼。

援手实我分,焉敢辞有无。

所愧生计薄,末由足君须。

倾橐赠之去,馈岁无留馀。

恐乖家人意,欢颜对妻孥。

妻孥知我心,笑言倍怡怡。

依然煨榾柮,聊复换桃符。

入夜四壁清,此心真晏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一位客人突然来访,主人因急难之事而匆忙接待的情景。诗中充满了人情味和温暖,展现了主人在困难时刻仍能伸出援手的慷慨与善良。

首句“匆匆岁欲尽”,点明时间背景,年末将至,气氛显得格外匆忙。接着,“有客过我庐”引出故事的主角——一位不期而至的访客。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访客的困境:“云有急难事,强梁御诸途。”访客因为有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不得不在途中寻求帮助。

主人面对访客的求助,展现出了他的善良与慷慨:“一身惟赤手,何以还里闾?君能急人患,哀声为君呼。”他虽然自身条件有限,但愿意尽力帮助他人,甚至不惜发出哀求之声,请求周围的人给予援助。

“援手实我分,焉敢辞有无。”主人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不会因为资源有限而推脱责任。这种无私的精神令人感动。

然而,主人也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担心无法满足访客的需求:“所愧生计薄,末由足君须。”他坦诚地表达了内心的愧疚,因为自己的生活并不宽裕,难以完全解决访客的问题。

尽管如此,主人还是决定倾囊相助:“倾橐赠之去,馈岁无留馀。”他不顾自己可能因此陷入困境,毅然决然地拿出所有财物,帮助访客度过难关。

最后,主人担心此举可能会引起家人的不满或担忧,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恐乖家人意,欢颜对妻孥。”他深知家人的感受,但为了帮助他人,他愿意面对家人的不解与担忧。

诗的结尾部分,通过描写主人与家人的对话,展现了家庭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妻孥知我心,笑言倍怡怡。依然煨榾柮,聊复换桃符。入夜四壁清,此心真晏如。”

这段对话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即使面临困难,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主人在除夕之夜,通过自己的行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加深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最终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度过了这个特殊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慷慨与家庭之间的温暖与支持,让人感受到在困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爱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14)

沈钦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童奴石义托身于阮怀宁府中,颇用事,家五弟衷赤往,谓微官可得,既至,弟识乱徵,时游倡楼,示荒嬉不可用,乃放归,乍归而留都不复守矣,喜其能识时,自污以免,因赠以诗

都督满街走,职方贱如狗。

此时乾坤入醉乡,君臣嬉戏同披猖。

剪伐连枝折故剑,一网尽欲罹鸾凰。

仆隶招邀吾弟去,人头畜鸣日相遇。

寸心陡触大厦倾,厝火积薪难久驻。

自荒于色耽倡楼,是乡足乐真温柔。

香浓魄醉不知返,一笑似欲三年留。

怀宁谓是妄男子,收拾行装子休矣。

归来三月陪京亡,子婴奔窜绁于枳。

沙虫猿鹤总消沈,大地旋看换途轨。

吾弟依然把耒耕,闲中常话小朝廷。

从今永断冠缨梦,抱犊眠云无限情。

形式: 古风

秦良玉遗像

缦缨银胄垂红緌,裲裆耀日风前披。

满月粉颊扬青眉,绣旗飘翻拥长铍。

谁人结束整队伍,知是石砫女土司。

英雄自古出巾帼,投石战场壮颜色。

当年平靖奢崇明,一骑红装万人敌。

手持长绳入贼陈,缚贼归来向空掷。

思宗季年纷战争,勤王誓师万里行。

至尊一语表英武,“桃花马上请开缨”。

后来献贼入巴蜀,龆龀不遗横杀戮。

勤王兵残势穷蹙,子丧弟死一身独。

连斩六贼力已殚,拔刀自刎身不辱。

忠勇义烈兼有之,女中张许谁能续。

即今遗像馀桓桓,摧激人间壮士肝。

愿将效死沙场女,追配从军古木兰。

形式: 古风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咏史二首(其一)

卧薪尝胆日,纵饮擘笺时。

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

一堂争洛蜀,四镇角熊罴。

此日王夷甫,清言或未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