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琼州次大蓼滩风雨交作寒未艾也其势欲雪(其一)

仆仆漫郎踪迹孤,星星迂叟发毛疏。

三千里外辞乡后,十八滩前问宿初。

山未容云思底丽,风犹与雪议权舆。

有蒲团在不能享,吾策从初悔读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我四处奔波,足迹孤单,年迈的我头发稀疏如星点。
远离家乡三千里,刚告别,又开始寻找住宿的地方。
山峦不允云彩停留,风儿还在与飞雪讨论前行的方式。
虽然有蒲团却无法享受,我当初读书的选择真是后悔莫及。

注释

仆仆:形容奔波劳碌。
漫郎:形容人四处漂泊。
踪迹:行踪。
孤:孤单。
星星:形容稀疏的头发。
迂叟:老态龙钟的人。
发毛疏:头发稀疏。
三千里外:遥远的异地。
辞乡:离开家乡。
十八滩:地名,可能指长江上的险滩。
问宿:询问住宿。
山未容云思底丽:山不允许云彩停留美丽。
云思底丽:云彩停留的样子。
风犹与雪议权舆:风还在与雪商量着前行的路径。
权舆:权且,暂且。
蒲团:禅修时坐的垫子。
不能享:无法享受。
吾策:我的选择。
从初:当初。
悔读书:后悔当初读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赴琼州次大蓼滩风雨交作寒未艾也其势欲雪(其一)》。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绘了自己的漂泊生涯,"仆仆漫郎踪迹孤"表达了他旅途中的孤独和疲惫,"星星迂叟发毛疏"则暗示了年老体衰的境况。接下来,诗人通过"三千里外辞乡后,十八滩前问宿初",描绘了长途跋涉、艰辛求宿的情景,展现了旅途的遥远和艰难。

"山未容云思底丽,风犹与雪议权舆"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山川风云的变化,暗示天气恶劣,风雪将至。最后,诗人感慨万分,"有蒲团在不能享,吾策从初悔读书",表达了对过去读书选择的反思,如今身处困境,即使有蒲团也无法享受,后悔当初过于追求学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其五)

侍帅太监眼非低,也爱州人为立牌。

到得徽猷胸次别,政成浑不要人知。

形式: 七言绝句

送广西经略应寺丞被命改除归朝奏对

蔚林妖血扫已除,桂林剜肉补未苏。

玉清玄帝右是顾,金华散仙南其驱。

下车首问民所苦,踊跃近前争告语。

醋缗苛敛重伤农,醝钞抑敷良困贾。

小断于独大叫阍,一呼痛拔百蠹根。

连营坐卧老将校,万里耕桑长儿孙。

足醉于湿殊未醒,奏函频以中州请。

十行洒渥下九天,两踵腾辉轻五岭。

五更黄道烟霏霏,追随列宿朝紫微。

三寸舌沃万乘渴,一丸药起四海痿。

君臣道合有馀美,乞以属之门弟子。

区区抚字得闲功,一一编摩为野史。

形式: 古风

送马少卿自广东漕易江西宪

湖南岭南迎复送,车上马上觉复梦。

夜来梦入大江西,山见崆峒水章贡。

身为使者似光华,眼厌视之徒倥偬。

人贪公厌非矫情,外物皆轻吾道重。

小行吾道幸吾民,楚越已休虞芮讼。

粤人欢喜未饱间,又觉喜气吴人共。

万牛争挽楩楠入,初疑选作明堂栋。

郎星气焰万丈长,丞相大嗔凝不动。

秀才峥嵘风必摧,大材盘礴古难用。

衮舄寻公公却之,傍人乃献绣衣颂。

宾屦今满河阳门,意其所拔石若温。

浴沂岂料先与点,送客有时独留髡。

推心置我等子弟,誓报从今到儿孙。

离情欲噎难忘言,补天自有妙手存。

区区易节未足论,虎头不戴貂蝉冠。

邦人勿痴空攀辕,门人勿痴空恋轩。

形式: 古风

送刘尚书再守赣之一年移帅豫章

赣农虽懒连岁礼,赣囚虽黠连岁空。

农囚今昨性岂异,今守盖与昨不同。

鬼窥莫见活城手,酒浇不下忧民胸。

十年五度看易守,万口一词独归公。

公凡两来亦两去,前去殊邦今本路。

德公吾与军民同,军民未解吾细谕。

向汝思公公复来,今公去汝汝勿虑。

仅隔一江千里间,岂忘三任五年处。

军民虽诺犹动情,不忍江头送公行。

泪随赣石顺流下,碑在巽门前面横。

千里和气散万里,一城春风分十城。

但疑赣人送未了,洪人又送朝行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