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

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

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西江月》以“题谈月色画梅”为题,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雅致。

“根自罗浮移植”,开篇即以“罗浮”这一充满仙气的地名,暗示了梅花的非凡来历,仿佛是从仙境中移植而来,赋予了梅花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居然绿萼仙踪”,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仙风道骨,绿萼象征着梅花的花瓣,此处用“仙踪”来形容,更添了几分神秘与高贵。

“纤纤十指透香风”,以“纤纤十指”比喻梅花的枝条,形象地描绘出梅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同时“透香风”则直接点出了梅花的香气,让人仿佛能闻到那股清新淡雅的芬芳。“颠倒师雄一梦”,借用典故,表达了对梅花美丽景象的赞叹,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印象如同梦境一般难以忘怀。

“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这两句既是对画梅技艺的赞美,也巧妙地将时间与季节融合,说明这幅画不仅技艺精湛,而且恰到好处地捕捉了初冬时节的氛围,让观者仿佛能感受到冬日的寒意被这份艺术之美所化解。

“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最后两句则是对梅花之美的高度概括,虽然此时是初冬,但梅花的美丽仿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琼钟则象征着梅花盛开时的盛况。而“亏得月明自种”则巧妙地将自然与艺术结合,暗示了梅花的美不仅源于自然界的造化,更得益于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艺术创作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声甘州.题李云仙抱琴独立图

问天风、海水自成连,于今几人听。

奈筝琶聒耳,村讴巴曲,波沸雷鸣。

遗事贞元剩谱,谁复问指琼。

岩石琴台路,霜月凄冥。

独有仙人绿绮,伴云涯倦客,身世伶俜。

剪高山流水,凌乱入丹青。

立苍茫、吟髭孤撚,宁韬弦、敛袖待晴清。

人间世、觉知音侣,惟有流莺。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泛清波摘遍.邓尉探梅,和小山

茅诛径小,杏傍墙高,莺报柳桃薰染好。

暖催寒勒,商略探芳计迟早。行人道。

鹃声泪苦,驴足尘空,无意送春归去了。

倦侣高阳,重拾杯盘坠欢少。雁来渺。

短札欲凭晚潮,何处始无芳草。

空怅秦淮渡昏,吴山云晓。董笙渺。

立墓得句付谁,罗浮梦仙难到。

料想桂梢绿凤,为伊颠倒。

形式: 词牌: 泛清波摘遍

倚风娇近

巢鹤惺忪,探芳寒透心眼。亸桥临水娇无限。

山驿暖风迟,乱蝶绕鞭丝,懊恼空枝,玉管休教吹散。

无奈啼鹃,频报时将春晚。陌上还歌归缓。

醉倩香熏理花谱,情怀懒。冷云湿翠襟分半。

形式:

红林檎近

枕絮偎逾湿,烛花寒更青。

月落鸟声悄,霜浓旅魂惊。

拼与分歧决绝,转许惜别叮咛。泪波执手盈盈。

临语又吞声。始上吴楚道,先见短长亭。

初阳木杪,摇摇鞭影分明。

江郎情黯,红楼回望,引愁一路云影平。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