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洲宅上兰盛开感而赋此(其二)

每于九畹怜秋晚,讵意春轩得更逢。

誉望又归尼父操,清芬应有伯夷风。

珠缨自别菖阳谱,玉蕊犹疑桂子宫。

鶗鴂不须鸣泽国,孤标留与众芳宗。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以兰花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独特魅力的赞美与感慨。首先,“每于九畹怜秋晚,讵意春轩得更逢”,诗人感叹在秋天的末尾,常常会怀念那九畹之中的兰花,没想到在春天的书房里,又能再次遇见如此美丽的兰花。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秋日的怀念与春日的重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兰花在不同季节中都能给人带来惊喜的特点。

接着,“誉望又归尼父操,清芬应有伯夷风”,诗人将兰花的赞誉归于孔子,认为兰花的高洁品质与伯夷(古代著名的隐士)相媲美。这里通过引用孔子和伯夷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兰花的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珠缨自别菖阳谱,玉蕊犹疑桂子宫”两句,诗人以珠缨和玉蕊来比喻兰花的美丽,同时将兰花与菖蒲、桂花等名花进行比较,突出其独特的魅力。这里的“菖阳谱”和“桂子宫”分别指菖蒲和桂花的生长环境或象征意义,通过对比,更加凸显了兰花的珍贵和独特。

最后,“鶗鴂不须鸣泽国,孤标留与众芳宗”,诗人以鶗鴂(即杜鹃鸟)的啼鸣为喻,表示兰花无需借助外界的喧嚣来彰显自己的存在,它以其独立的风骨和与众不同的香气,成为百花之中的领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兰花自信、独立精神的高度赞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高尚人格和独立精神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祝圣会感兴二首(其一)

越城元日萃诸贤,正朔遥颁又始年。

南极星躔皆拱北,遐荒春色亦朝天。

衣冠俨肃瞻台上,训制亲承到日边。

洛社香山应远让,江湖廊庙得兼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祝圣会感兴二首(其二)

乡里争传此会贤,漫游不负出山年。

祥风淑气青春候,瓦盏蔬盘既醉天。

早见清平归五岭,迩来安攘靖三边。

人间雅遇应能几,一笑尊前乐事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项瓯东道人歌

君不见瓯东道人骑白鹿,苍虬黄鹄纷相逐。

几叩天阍不肯开,暂住罗浮白云麓。

玉冠文佩纷陆离,要与南斗争光辉。

河鼓吞声蹈榆汉,天孙落锦逃襄机。

主张仲尼排百子,冥心直欲寻玄旨。

断翻旧案黜疏笺,蠹行空怜二千纪。

大毛小郑惊且叹,王肃贾逵吃不言。

羲皇上人分半席,独酌玄酒窥无弦。

昨宵遥向越山峤,抛却驺舆入林筱。

举麾嘘吸走天吴,落笔飘飖骇朱鸟。

君不见城南老吏倒衣中,簿书仓遽悽神魂。

日中聩眊长挥汗,羡尔青飙散海滨。

形式: 古风

赠别钱地官北行

粤秀空台方对榻,罗浮真境未同居。

石楼蓬阁虚云馆,色鸟星松望使车。

寓目惯看翻海飓,捲帘初见驾山鱼。

归来领取穷荒意,金马门前好上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