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二)

落日林胡夜,南风盛乐春。

地当天北极,山是国西邻。

冠带中原隔,金缯异域亲。

武灵遗策在,犹可制秦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的深远影响。首联“落日林胡夜,南风盛乐春”以落日余晖与南风轻拂,营造出边塞夜晚的宁静与生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中,感受着自然的韵律与时间的流转。

接着,“地当天北极,山是国西邻”两句,点明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将读者带入一个与中原隔绝,却与异域紧密相连的世界。这种地理环境不仅赋予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风貌,也暗示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复杂关系。

“冠带中原隔,金缯异域亲”则进一步揭示了文化与经济交流的双重特性。一方面,与中原地区相隔,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另一方面,通过金银等贵重物品的交换,与周边异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种既隔又亲的关系,反映了边疆地区在文化交流与贸易中的独特角色。

最后,“武灵遗策在,犹可制秦人”一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智慧的敬仰以及对边防策略的传承与应用。武灵王的策略虽已过去,但其思想与方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应对当时的挑战,保护国家的安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历史智慧的引用,展现了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交融以及战略价值,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传承与现实应用的思考。

收录诗词(407)

顾炎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字:忠清
  •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 生卒年:1613.7.15-1682.2.15

相关古诗词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三)

骏骨来蕃种,名荼出富阳。

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

蹴地秋云白,临垆早酎香。

和戎真利国,烽火罢边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四)

旧说丰州好,于今号板升。

印盐和菜滑,挏乳入荼凝。

塞北思唇齿,河东问股肱。

独馀京雒叟,终日戍楼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孟秋朔旦有事于攒宫

秋色上陵坰,新松夹?青。草深留虎迹,山合绕龙形。

放犊朝登垄,司香月扫庭。

不辞行潦荐,髣髴近惟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詶程工部先贞

绵上耕山日,青门灌圃时。

怀人初有叹,裂素便成辞。

一雁陵秋阔,双鱼入水迟。

任城楼突兀,大野泽参差。

物象今来异,天心此际疑。

风沙春气乱,彗孛夜芒垂。

见魃当郊舞,闻人叫庙嘻。

频翻坤轴动,乍斗日轮亏。

水竭愁鱼鳖,山空困鹿麋。

伤心犹赋敛,举目尽流离。

旅计真无奈,朋欢可更追。

秋吟詶鲍照,日饮对袁丝。

蛬急当轩响,花繁绕砌枝。

朱弦弥唱古,白雪每誇奇。

剑术人谁学,琴心尔共知。

三年嗟契阔,只羽倦差池。

尚愧劬劳忆,还添老大悲。

几窥尼父室,独近董生帷。

器忝南金许,文承绣段诒。

清风来彩笔,疏韵落芳卮。

西蜀元方草,东周梦未衰。

会须陪燕笑,重和邺中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