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阳清泉旧名鲍公泉又名赵公泉真西山易为清泉坦斋作记

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徇名。

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流淌,原本清澈,也因为清澈的名声而追求名声。
我却嘲笑那两位先生,就像鹬蚌相争,最终只是让坦斋的名声流传。

注释

泉流:流水。
岩窦:岩石缝隙。
本来:原本。
清:清澈。
易:改变。
亦:也。
徇名:追求名声。
却笑:嘲笑。
两公:那两位先生。
徒:徒然。
蚌鹬:鹬蚌相争。
赢得:获得。
坦斋:指某人的号或名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描绘了对池阳清泉的赞美和鉴赏。开篇"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徇名"两句,表达了泉水自古以来就是清澈见底,清洁之名早已远播。

紧接着,诗人通过"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这两句话,抒发了对两位以泉而著称的鲍公和赵公的赞赏。其中,“两公”指的是古时与此泉有关的两位名人,他们可能因为泉水而留下名字,但诗中用“徒蚌鹬”来形容他们,意在表达这些名声虽然显赫,却没有实质内容,仿佛像海边的蚌壳只剩空壳,没有珍珠。而今朝,李曾伯自己赢得了“坦斋声”,即通过这次对清泉的鉴赏和记述,留下自己的名字,显示出诗人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自信。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透露出作者对于个人成就与历史名人的比较,从而彰显个人的文学才华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自和山房十咏(其八)

邻有山田价似轻,拟求种秫效渊明。

相逢村叟问谁者,叹息年来主屡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自和山房十咏(其十)

舟子来催归去休,朔风吹浪打船头。

挑包又作家林计,还是梅开酒熟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自和山房十咏(其一)

新来诗思与秋清,野径无人适意行。

道尽青松知小雨,隔林怪在竹鸡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自和山房十咏(其九)

真机浑不露中边,自是闲中小有天。

一饮且拚今日醉,万金不博五更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