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茅山隐者》由明代诗人丘浚所作,通过对逝去隐者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首联“三茅峰下华阳洞,鹤怨猿惊失隐君”,以三茅峰和华阳洞为背景,描绘出隐者生前生活之地的静谧与自然之美,同时通过“鹤怨猿惊”这一细节,形象地表达了隐者离世后,自然界的生物因失去其庇护而感到哀伤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庄重的氛围。
颔联“载酒无人问奇字,招魂有客赋骚文”,进一步描述了隐者生前的生活状态与死后的情形。前句“载酒无人问奇字”暗示隐者虽才华横溢,却因远离尘嚣而鲜为人知,后句“招魂有客赋骚文”则表明隐者虽已离世,但仍有知音为其撰写哀悼之文,表达了人们对隐者才华与人格的敬仰与怀念。
颈联“尘埃长锁杨雄宅,车马频寻白傅坟”,通过对比杨雄与白居易两位古代文人的故居,强调了隐者与世俗的隔绝,以及其生活状态的清贫与简朴,同时也暗含了对隐者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世俗的赞美。
尾联“曾记题诗咏高致,不堪哀讣此时闻”,将思绪拉回,回忆起曾经与隐者共度的美好时光,通过“题诗咏高致”表达了对隐者高尚情操的赞赏,而“不堪哀讣此时闻”则直接抒发了对隐者逝世的哀痛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挽茅山隐者》不仅是一首悼念逝者的哀歌,更是一曲对隐逸生活的颂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对逝者的深切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