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尊宿芳名盛,庵岩迹未颓。
织蒲随日用,儋版唤人回。
临济亲推出,云门手托开。
于今两禅派,俱自睦州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希纯的作品,名为《陈尊宿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赞美一位高僧及其所在的庵堂。这位高僧可能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佛教人物,其名字和影响力都很大,从“尊宿芳名盛”可见一斑。而“庵岩迹未颓”则表明这座庵虽然历经时光,但依然保存着这位高僧留下的痕迹。
诗中还提到了“织蒲随日用”,可能是指庵中的僧侣们每天都在进行劳作,像是在织布一样;“儋版唤人回”则可能是说这些劳作的声音能够唤醒人们的心灵,让他们回归本真。
接下来的两句“临济亲推出,云门手托开”,可能是在赞美这位高僧对禅宗的贡献,他如同临济、云门两大禅宗流派的祖师一样,直接地将禅宗精神传递给后人。
最后,“于今两禅派,俱自睦州来”,表明这位高僧所在的庵堂位于睦州,而且他的禅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成为了两个重要的禅宗流派的源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教修行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高僧及其精神遗产的崇敬之情。
不详
范公当日守江滨,本是西清献纳臣。
潇洒溪山潇洒郡,太平天子太平民。
棠郊遗爱今仍在,竹榭高吟迹已陈。
还忆开元宋开府,相望彷佛见精神。
遗直兼遗爱,居今见古人。
殿中收白简,江上拥朱轮。
栋宇才函丈,琴尊喜对宾。
绕亭佳水在,长与物为春。
郡因贤守得佳名,水态山光会此亭。
云外僧归穿竹坞,日边鸥下集沙汀。
浮梁倒影横雌霓,宝塔张灯叠万星。
不独班春行田野,重缘香火叩禅扃。
古郡千山里,高台六月凉。
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
白佛当平远,乌龙插昊苍。
水风生枕簟,岚翠扑衣裳。
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
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
自昔多贤守,于今载雅章。
承流叨继踵,主诺粗提纲。
夙乐阿兰若,端居最上方。
南津有禅侣,默坐正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