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题为《怡舅卒于建宁闻耗述哀》。诗人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亲人去世的悲痛之情。首句“考功携伴爱乌山”,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爱乌山的情景,可能是在送别或探望之际,气氛已然带有哀伤。次句“晚入京尘泪有斑”则暗示了诗人傍晚时分进入繁华京城,面对尘世纷扰,内心悲痛至极,泪水斑驳。
第三句“寄画虚传书尾意”,通过寄画寄托哀思,但书信中的慰藉显得空洞无力,无法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深切悲痛。第四句“填词苦说梦中还”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诗词来追忆和诉说与舅父共度的美好时光,却只能在梦中相见,更显哀伤。
第五句“已孤兼抱离群恨”,诗人自感孤独,又因舅父的离世而倍增离群之痛。第六句“别舅长怀被酒颜”,回忆与舅父分别时的情景,借酒浇愁,却无法抹去心中的哀伤。最后一句“今日西州凭一恸,几生并在廿年间”,诗人痛悼今日之痛,感叹与舅父的生前相聚时光如此短暂,仿佛就在昨日,却又已逝去多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