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樽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米芾在宋代创作的《水调歌头·中秋》,它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过往悲愁的回味。首句“砧声送风急”用砧声比喻秋风的急促,蟋蟀鸣叫则暗示了时序更迭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并不像宋玉那样解读悲愁,而是选择在景中寻找自我情感的寄托。

“收拾凄凉兴况”表明诗人对秋天萧瑟气氛的体会,通过饮酒来分散这份凄凉之情。然而,这种解脱显然是暂时的,因为诗中接下来的“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显示了诗人虽然不愿沉浸在过往之苦,但内心深处依旧无法摆脱。

“明月挂南楼”这一句,直接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夜晚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随后,“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月光下的心境,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和对音乐的迷醉。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中的“ 借我此地倒金瓯”,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借助酒精来暂时忘却忧虑,也可视作他在这美好夜晚中对自我的慰藉。接下来的“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眼前景色的珍惜和喜悦。

最后,“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这几句诗不仅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无常世事时的一种解脱和超越。通过饮酒入睡,诗人似乎找到了暂时逃离现实烦恼的方式,而“欹枕卧江流”更增添了一份任自然之美。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秋兴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

楚天秋色太多情,云捲烟收风定。

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

玉瓶未耻有新声,一曲请君来听。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阮郎归.海岱楼与客酌别作

双双鸳鹭戏萍洲,几行烟柳柔。

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

娟娟何处烛明眸,相望徙倚楼。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诉衷情.献汲公相国寿

薰风吹绽满池莲,晚云楼阁鲜。

绣閤华堂嘉会,齐拜玉炉烟。斟美酒,奉觥船。

祝华筵。宜春耐夏,多福庄严,富贵长年。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思归

劳生奔走困粗官,揽镜鬓毛斑。

物外平生萧散,微宦兴阑珊。奇胜处,每凭栏。

定忘还。好山如画,水绕云萦,无计成閒。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