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杨弘道的《圆融庵》描绘了冬季月夜与庵寺景象,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禅意氛围。首句“月虽死魄朔初逢”,以月比喻庵寺的寂寥,即使在新月之时,也透露出庄重和清冷。次句“冰正坚凝腊未终”进一步强调冬日严寒,但庵寺依然屹立,坚冰未消,象征着佛法的坚韧不摧。
第三句“结就茅茨为佛事”,茅茨指的是简朴的庵舍,表明庵中僧人以修行佛事为重,生活简朴。第四句“削成基址自神工”则赞美了建筑的自然和谐,仿佛是神灵之手所造,暗示出佛法的神秘力量。
第五句“生明冉冉光凝望”,描述月光透过庵顶洒下,光线柔和而持久,如同佛法的智慧光芒照亮人心。第六句“解冻深深绿浸空”则通过想象冰雪融化,象征着佛法的温暖能化解人们内心的寒冷。
结尾两句“客至不妨閒打坐,入窗面面响宗风”,邀请来访者在此静心打坐,感受禅宗的清修之风,体现了庵寺的开放与包容,以及对修行者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庵寺的环境和氛围,传达出禅宗的宁静与深邃,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精神的敬仰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