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庵观荷赠张东亭

高柳疏蝉雨后声,槿篱门掩小舟横。

残荷半亩鼻功德,止水一奁心太平。

绛雪山中参道味,白云槛外悟浮生。

祇愁里闬形憔悴,饥溺何人共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彭慰高的《蒲庵观荷赠张东亭》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静谧画面。首句“高柳疏蝉雨后声”,以蝉鸣和疏落的柳叶衬托出雨后的清新,蝉声显得尤为悠长。次句“槿篱门掩小舟横”,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宁静,篱笆门内停泊着一叶小舟,增添了闲适的意趣。

第三句“残荷半亩鼻功德”,将视线转向池塘,残荷虽败,却依然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美,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淀与禅意。“止水一奁心太平”,以平静如镜的水面象征内心的安宁,表达了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绛雪山中参道味”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山色比喻为红霞,暗示了深沉的修行之道。“白云槛外悟浮生”,则借白云和门槛外的景象,启发人们看破人生的虚无,领悟到生命的无常。

尾联“祇愁里闬形憔悴,饥溺何人共此情”,诗人担忧世态炎凉,人们困苦不堪,无人能共享这份对人间疾苦的关怀,流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悲悯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5)

彭慰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竺寺

出郭晓山横,沙堤骋游骑。

晴曦漾湖绿,高柳入天翠。

残荷两三柄,犹覆沙鸥睡。

隔岭闻疏钟,丛篁抱古寺。

游心千佛场,拾级三摩地。

石屋梦泉声,香厨新笋味。

何当此息机,萧然屏尘累。

形式: 古风

登蓬莱阁

崚嶒杰阁倚晴峦,人在蓬莱眼界宽。

沧海无波有龙卧,危栏落日见雕盘。

天开屏障千峰秀,地绕松篁六月寒。

纵目难忘生聚计,炊烟万灶起林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重游金陵感赋

又携书剑上征桡,梦醒离亭酒未消。

龙象青山沈野色,雷霆白日走江潮。

千林敛霭明萧瑟,一雁凌风入泬寥。

伤别伤秋两无奈,更堪疏雨暮潇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人之衡州

十幅蒲帆楚客舟,江亭风叶助离愁。

寄书莫倚南飞雁,声断衡阳浦上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