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江次

浦乾潮未应,堤湿冻初销。

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

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

莫怪珂声碎,春来五马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江边的潮水还未上涨,河堤上的冰冻刚开始融化。
梅花像被粉末妆点的花朵,柳条如镀了金丝般细长。
水面如鸭头般的碧绿,小桥排列如雁齿般错落有致。
不要责怪马铃声碎杂,那是因为春天来临,官员们的马车更加傲娇。

注释

浦乾:江边的平地。
潮未应:潮水还未上涨。
堤湿:河堤湿润。
冻初销:冰冻开始融化。
粉片:形容雪花或梅花瓣。
妆梅朵:妆点梅花,使它更美丽。
金丝刷:比喻春天新发的柳芽。
柳条:柳树的枝条。
鸭头新绿:形容春天水色如鸭头般鲜绿。
水:江水。
雁齿:形容小桥排列的样子,像雁的牙齿。
小红桥:红色的小桥。
珂声碎:珂,指马铃,珂声碎指马铃声嘈杂。
春来:春天来临。
五马骄:五马,古代官员乘坐的马车,这里指官员。
骄:傲娇,得意洋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新春到来的喜悦和期待之情。

“浦乾潮未应”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预期的情境。潮汐尚未来临,水面平静如镜,反映出一份宁静与等待。“堤湿冻初销”则透露出春天的气息,冰雪开始融化,河堤上出现了湿润之迹,这是春意渐浓的一个信号。

“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中,“粉片”形容轻柔如同脂粉的梅花瓣,而“金丝”则比喻初放的柳絮细长而有光泽。这两句通过对梅花和柳絮的描写,展示了早春植物逐渐苏醒的生机。

下片“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春色。这里,“鸭头”形容水面上的青苔或是初生的水草,而“雁齿”则形容细长如雁足的小巧桥梁,这两句诗强调了新绿和鲜艳,生动地表现出大自然在春天的勃发之美。

最后,“莫怪珂声碎,春来五马骄”,诗人似乎在对听者说,不要惊讶于细碎的铃声,因为春季到来,连五马(可能是指皇家的御马)也显得异常精神抖擞。这两句通过描写动听的声音和活跃的场景,表达了新春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诗人对美好时节的喜悦。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希望和欢乐的早春世界。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新秋

二毛生镜日,一叶落庭时。

老去争由我,愁来欲泥谁。

空销闲岁月,不见旧亲知。

唯弄扶床女,时时强展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新秋早起有怀元少尹

秋来转觉此身衰,晨起临阶盥漱时。

漆匣镜明头尽白,铜瓶水冷齿先知。

光阴纵惜留难住,官职虽荣得已迟。

老去相逢无别计,强开笑口展愁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新秋夜雨

蟋蟀暮啾啾,光阴不少留。

松檐半夜雨,风幌满床秋。

曙早灯犹在,凉初簟未收。

新晴好天气,谁伴老人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新秋喜凉

过得炎蒸月,尤宜老病身。

衣裳朝不润,枕簟夜相亲。

楼月纤纤早,波风袅袅新。

光阴与时节,先感是诗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