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题雷峰圮塔中所出经卷

坏劫佛难救,终古剩斜阳。

一千年上公案,故纸费评量。

为问金涂埋遍,何事龙天不佑,末路谥降王。

影事入图画,空爇海南香。琴泉圮,报恩燬,等无常。

尽多眼福,向人夸见白毫光。

前此祥云万丈,后此寒烟一抹,起灭总荒唐。

佞佛怪吾钝,佞宋笑吾忙。

形式: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以“题雷峰圮塔中所出经卷”为题,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诗人章钰所作。全词以沉郁苍凉的笔触,描绘了雷峰塔倒塌后,经卷散落的情景,以及对佛教信仰与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词的开篇“坏劫佛难救,终古剩斜阳”,以“坏劫”喻指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毁灭,佛力虽大,却难以拯救一切,只剩下夕阳余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接着,“一千年上公案,故纸费评量”,指出历史上的公案和古籍,虽历经千年,仍值得反复品读和探讨,但最终都逃不过时间的考验。

“为问金涂埋遍,何事龙天不佑,末路谥降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金涂(指帝王)虽贵,却也难逃末路,龙天(传说中的神灵)似乎也不再庇佑,暗示了命运的不可预知和世道的无情。

“影事入图画,空爇海南香”,描绘了经卷散落的情景,如同画中之景,而焚烧的海南香,既是对逝去事物的哀悼,也是对知识传承的纪念。

“琴泉圮,报恩燬,等无常”,进一步强调了世间万物皆无常,无论是琴声还是泉水,都难逃衰败的命运,报恩寺的焚毁更是象征着历史的无情。

“尽多眼福,向人夸见白毫光”,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人们曾有幸见到佛像的白毫光,但现在只能回忆。

“前此祥云万丈,后此寒烟一抹,起灭总荒唐”,将历史比作云烟,既有辉煌的过去,也有黯淡的未来,一切都显得荒诞不经。

最后,“佞佛怪吾钝,佞宋笑吾忙”,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有人盲目崇拜佛教,有人则嘲笑追求功名的人过于忙碌,体现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对历史、宗教、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章钰先生作品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124)

章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题新郑出土唐刻美人涤器塼拓本

好个金瓯,伤心曾被纤儿破。料量在我。

耽阁熏香坐。钏动花飞,生爱閒功课。娇无那。

鸾绡云亸。休惹燕支涴。

形式:

水龙吟.闰枝用碧山韵咏落叶,索和

罡风真撼孤根,飘零休怅春花早。

寒鸦偎影,哀蝉留蜕,这般严峭。

玉露凋伤,绛云吹散,美人天杪。

忍重提旧事,星榆宿柳,最高处,神仙到。

记否东皇矜宠,遍亭皋、清阴环绕。

是何坏劫,秋声才赋,冬心难抱。

作践由他,萧条至此,閒愁多少。

剩枝头硕果,凭天扶护,待阴霾埽。

形式:

苏幕遮.戊辰五月栩楼词社首集,即事

避棋雠,抛酒债。朱十陈髯,同爇心香拜。

六月松风无处买。尽彀伤心,忍作伤心话。

样描鸳,尘捣麝。画独攒眉,与遣无聊夜。

汐社逍遥人不怪。定有词仙,字字华严界。

形式:

祝英台近.苔

傍陶篱,沿蒋径,生趣尚如许。

苒苒绵绵,旧雨更新雨。

别留一段芳晖,逃虚寄寂,早多谢、寻花来去。

恋香土。怪他絮影萍踪,漂零竟无主。

井塌台倾,独自费支拄。

赋心拟仿江郎,行吟倦矣,待分付、凉秋蛩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