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

吁嗟乎!沧海扬尘兮日月盲,神州陆沈兮陵谷崩!

藐孤军之屹立兮,呼癸呼庚;

予悯此孑遗兮,遂息机而寝兵。

方壶圆峤兮,聊税驾以埋名;

岂神龙鱼服兮,罹彼豫且之罾!

予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

维彼文山兮,亦羁绁于燕京;

黄冠故乡兮,非予心之所欣。

欲慷慨以自裁兮,既束缚而严更;

学谢公以绝粒兮,奈群诼之相并!

等鸿毛于一掷兮,何难谈笑而委形!

忆唐臣之嚼齿兮,视鼎镬其犹冰!

念先人之浅土兮,忠孝无成;

翳嗣子于牢笼兮,痛宗祀之云倾!已矣乎!

荀琼、谢玉亦有时而凋零,予之浩气兮化为风霆,余之精魂兮化为日星。

尚足留纲常于万祀兮,垂节义于千龄,夫何分孰为国祚兮孰为家声!

歌以言志兮,肯浮慕乎箕子之贞;

若以拟夫「正气」兮,或无愧乎先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放歌》,表达了他对国家沦陷的悲愤与坚守民族气节的决心。诗人以沧海日月失明、神州陆沉的宏大景象开篇,象征明朝的衰败。他孤独地抵抗清军,呼唤战友,对遗民表示同情,决定放下武器。诗人选择隐居,但又担心像龙鱼一样陷入陷阱,表明他的无奈和忧虑。

诗中提到自己生于中华,死为大明,视生命如微尘,忠诚高于一切。他提及文山被囚、故乡受辱,表达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对家族荣誉的忧虑。在困境中,诗人渴望效仿古人慷慨赴死,但现实的束缚和流言使他难以实现。他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气运相提并论,强调无论生死,都将维护纲常和节义。

最后,诗人以自己的浩然正气化为风霆日星,表达对后世的期望,即使身死,也要留下忠贞和节义的精神。他不愿单纯效仿箕子的沉默,而是要与“正气”比肩,展现出一种坚定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整首诗情感激昂,体现了张煌言的英勇与坚韧。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忆西湖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坟一座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墙角红梅,九月发花一朵,偶成四绝;时羁狱舍,用「盐」字(其一)

秋严霜气薄于盐,谁道官梅早放尖;

一点寿阳丹的笑,不须□额卧春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墙角红梅,九月发花一朵,偶成四绝;时羁狱舍,用「盐」字(其二)

奇葩香韵自廉纤,不压冰霜瘦转添;

只恐枝头滋味贵,他年调得许多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墙角红梅,九月发花一朵,偶成四绝;时羁狱舍,用「盐」字(其三)

何用高吟昔昔盐,也应索笑到巡檐;

独惊梅菊争先吐,东阁东篱韵两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