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江上

苦热厌城市,初夜临江湍。

风从西山来,颇带积雪寒。

堰声静尤壮,喷薄如急滩。

顿远车马喧,更觉衣裳单。

断岸吐缺月,恨不三更看。

且随萤火归,城扉欲横关。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酷暑中我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夜晚来临我来到江边。
清风吹自西山,带着积雪的凉意。
水坝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雄壮,如同湍急的河滩。
瞬间远离了车马的嘈杂,只觉得衣服单薄无比。
江岸断崖处月亮若隐若现,多想再待到三更时分欣赏。
暂且跟随萤火虫回家,城门即将关闭。

注释

城市:都市。
初夜:夜晚刚开始。
西山:西部的山。
积雪:未融的雪。
堰声:水坝发出的声音。
喷薄:水流汹涌。
车马喧:车辆和马匹的嘈杂声。
衣裳单:感到寒冷。
缺月:不完整的月亮。
三更:深夜。
萤火:萤火虫。
城扉:城门。
横关:即将关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避暑江上》,描绘了诗人逃离城市酷暑,夜晚来到江边的感受。诗中通过"苦热厌城市"表达了对都市炎热的厌倦,转向自然寻求清凉。"初夜临江湍",写出了诗人选择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享受江水的凉意。

"风从西山来,颇带积雪寒",通过风的描述,暗示了山上的清凉气息,让人心生向往。"堰声静尤壮,喷薄如急滩",以江堰的水流声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壮丽,仿佛能带走城市的喧嚣。

"顿远车马喧,更觉衣裳单",诗人感到远离尘嚣后,不仅身体上的凉爽,还有心灵上的宁静,此时衣物虽薄,却无碍于心境的舒畅。"断岸吐缺月,恨不三更看",诗人欣赏着江边的月色,遗憾不能在此多停留,直至深夜。

最后两句"且随萤火归,城扉欲横关",诗人决定跟随萤火虫的微光回家,表达了对这宁静夜晚的留恋,同时也暗示了对城市生活的暂时告别。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避暑的惬意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反思。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避暑松竹间

双松五丈高,万竹一尺围。

上有林蝉鸣,下有涧鸟飞。

正午不见日,我来每忘归。

清诗忽陈前,永与世俗违。

直北有异境,烟汀连钓矶。

何当霜雪时,散发槲叶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镜湖

躬耕蕲一饱,闵闵望有年。

水旱适继作,斗米几千钱。

镜湖泆已久,造祸初非天。

孰能求其故,遗迹犹隐然。

增卑以为高,培薄使之坚。

坐复千载利,名托亡穷传。

民愚不能知,仕者苟目前。

吾言固应弃,悄怆夜不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镜湖女

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形式: 古风

镜湖有鸟名水凫鸣于春夏间若曰打麦作饭偶有所感而作

人生天地中,赋予各有限。

所享过所赋,鲜不贻后患。

玉食害而家,此语禹所难。

麦饭勿谓薄,耕时泥及骭。

土塯竹为挟,盐酪调藜苋。

吾愧人岂知,尚以陋见讪。

恨亦见事迟,失脚堕名宦。

千载梁伯鸾,巍然吾无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