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种瓠二首(其一)》,作者是元代诗人范梈。诗中以种葫芦(瓠)为题材,表达了对寻常事物不平凡价值的赞赏。首句“岂是阶庭物”暗示葫芦并非高贵庭园之物,但接下来的“支离亦自奇”则强调了即使其形态独特,也自有其奇特之处。诗人进一步通过“已殊凡草蔓,缀得好花枝”描绘了葫芦虽像寻常草蔓,却能展现出美丽的花枝,寓意其潜力和美感。
后两句“带雨宁无实,凌霄必有为”则寄寓了更深的哲理,暗示葫芦即使在风雨中也能孕育果实,象征着坚韧与成长,未来有望攀上高处,有所作为。最后,“啾啾群鸟雀,从汝踏多时”以鸟雀围观,表示众人的关注和期待,也暗含了诗人对葫芦未来的信心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种葫芦为载体,寓言人生,赞美了平凡事物的不平凡价值和潜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