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鄂侯庙

异代神犹赫,当年勇绝伦。

玉驹随战伐,金槊剪荆蓁。

麟阁勋名旧,龙池庙貌新。

表章勤柱史,伏腊走村民。

画壁威灵在,丰碑纪述真。

石墙围白草,虚砌照青燐。

旨酒供溪水,嘉蔬摘渚蘋。

临风聊以荐,好为净边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安希范对鄂侯庙的拜谒之作,通过对鄂侯庙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首联“异代神犹赫,当年勇绝伦”开篇即点出鄂侯虽已逝去,但其英灵依然显赫,当年的英勇事迹无人能及,奠定了一种崇高的英雄崇拜基调。

颔联“玉驹随战伐,金槊剪荆蓁”通过“玉驹”和“金槊”两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鄂侯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玉驹象征着他的坐骑,金槊则代表了他的武器,两者结合,既展现了鄂侯的英勇,也暗示了他所经历的战争之激烈。

颈联“麟阁勋名旧,龙池庙貌新”将鄂侯的功绩与庙宇的建筑相结合,麟阁和龙池分别象征着历史的记载与神圣的祭祀场所,旧勋名与新庙貌的对比,既表达了对鄂侯功绩的长久铭记,也体现了后人对英雄的尊敬与纪念。

尾联“表章勤柱史,伏腊走村民”通过“表章”和“柱史”的描述,展现了鄂侯庙的维护与祭祀活动的频繁,以及村民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进一步深化了对鄂侯的崇敬主题。

接下来的几联“画壁威灵在,丰碑纪述真”、“石墙围白草,虚砌照青燐”、“旨酒供溪水,嘉蔬摘渚蘋”、“临风聊以荐,好为净边尘”,则通过庙宇内外的景物描写,如壁画、丰碑、石墙、白草、青燐、溪水、嘉蔬等,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充满历史感的氛围,同时通过“旨酒”、“嘉蔬”等祭品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英雄的深切怀念与祭奠。

最后,“临风聊以荐,好为净边尘”一句,诗人借风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并希望英雄的精神能够净化边疆,既有对英雄的缅怀,也有对和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鄂侯庙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鄂侯英勇事迹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与英雄精神传承的期待。

收录诗词(108)

安希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号:我素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4-1621

相关古诗词

送冯职方擢尚玺北上

古道嗟谁振,清风叹久沦。

屡闻怀壁罪,几见却金人。

课典推廉洁,君操迈等伦。

酌泉宁自滓,载石不羞贫。

累月食无肉,经年衣结鹑。

犊留风愧墨,雉狎俗知淳。

潘令文章重,冯君德化钧。

仁深爱遗树,宦拙积前薪。

骏誉今称著,高才岂遽湮。

乍移司马署,遂接珥貂臣。

侍从炉香近,联班扆座亲。

函开窥宝篆,佩委拂文茵。

祖帐犹残臈,王程及上春。

梅花飞驿路,柳色转江津。

惜别酒频劝,相期语各真。

临岐重惆怅,含意未能申。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癸卯秋西湖遇姚叔度先生赋此为别

僧寮一握手,肝胆即相亲。

落漠神情远,疏狂意气真。

雄谈消鄙吝,高度迥风弋。

泛艇从朝夕,开尊互主宾。

茗将交共淡,酒与德俱醇。

洒翰皆词客,徵歌并丽人。

追欢常恐后,痛饮不辞频。

灵药期同采,幽兰许共纫。

他年禽尚约,临别更重申。

形式: 排律

江泊

渔人生事足,日坐芦中矶。

网得江鱼美,轻舟荡漾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曲水亭

修竹数十竿,桃花三两树。

此地非兰亭,却有流觞处。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