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门二节妇(其四)

激烈箜篌引,千秋怨渡河。

秦城崩欲尽,齐国旱应多。

比翼沉青鸟,同心折玉荷。

冯夷如见念,当为斩鼋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赵门二节妇》组诗的第四节,以悲壮的情感描绘了两位节妇的坚韧与牺牲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命运的抗争。

“激烈箜篌引,千秋怨渡河。”开篇即以箜篌的激昂之声,引出千古的哀怨,仿佛在诉说着历史长河中的不平与遗憾。箜篌的声音穿越时空,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悲情的世界。

“秦城崩欲尽,齐国旱应多。”这两句通过秦、齐两国的自然与社会景象的变化,隐喻了国家的衰败与动荡。秦城的崩塌象征着权力的消逝,而齐国的干旱则预示着社会的困境与危机。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比翼沉青鸟,同心折玉荷。”这两句运用了比翼鸟与玉荷的意象,表达了节妇们对爱情与理想的执着追求。比翼鸟象征着夫妻间相濡以沫、生死与共的爱情,而折玉荷则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逆境中,她们依然坚守着内心的信念,不屈不挠。

“冯夷如见念,当为斩鼋鼍。”最后两句通过向水神冯夷的祈求,表达了对正义与力量的渴望。鼋鼍在这里象征着邪恶与压迫,诗人希望冯夷能够帮助她们斩除这些阻碍,实现内心的愿望。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呼唤,也是对社会公正的强烈诉求。

整首诗通过对节妇形象的塑造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悲壮的氛围中,蕴含着对人性光辉的赞美与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赵门二节妇(其五)

无端河伯怒,秋水决丘岑。

不见黄龙负,徒劳白马沉。

提壶公竟渡,衔石妾何任。

终古烟波上,彭咸知此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周烈妇

鬒发斩如云,黄泉下殉君。

尚馀鸾凤啸,堪扫虎狼群。

肉酪谁能饮,芦笳不可闻。

何当种连理,为尔作高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李烈妇

皎皎良家子,乌桓不可求。

月沉精卫海,花堕懊侬楼。

阿母嗟无养,良人惧不仇。

肯辞麻枲贱,去带绮罗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李六烈妇(其一)

小姑弹宝瑟,大姊织流黄。

独立朝霞里,双流白日光。

何曾窥宋玉,不肯作王嫱。

一代红颜尽,高楼恨未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