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杨柳青青欲哺乌,一春风雨暗隋渠。
落帆未觉扬州远,已喜淮阴见白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补之在赴广陵(今江苏扬州)的途中所见景象。首句"杨柳青青欲哺乌"以生动的意象写出春天柳树繁茂,仿佛在喂食乌鸦,富有生机和动态感。"一春风雨暗隋渠"则通过春雨连绵,隋渠(古代水利工程)显得幽暗,营造出旅途中的湿润与迷茫。
"落帆未觉扬州远"表达出诗人舟行渐近扬州,但因景色变换并未感到路途遥远,反而沉浸在沿途的美景中。最后一句"已喜淮阴见白鱼"则点明诗人已经到达淮阴(今江苏淮安),见到清澈水中游动的白鱼,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暗示了旅途的愉悦和对目的地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旅程心情,以及对江南水乡的喜爱。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急鼓鼕鼕下泗州,却瞻金塔在中流。
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
醉卧符离太守亭,别都弦筦记曾称。
淮山杨柳春千里,尚有多情忆小胜。
淮南蒙召鬓毛斑,乞得东秦慰病颜。
晓整轻鞍汶阳北,却冲微雨看青山。
冬温榆柳未全彫,黄蝶飞飞缀野蒿。
华发不堪悲世故,斜川归兴满东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