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熨帖朝衣抛战袍,夔龙班里侍中高。
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早晨准备上朝时的场景。"熨帖朝衣抛战袍",这里的“熨帖”指的是熨斗,即古人熨烫衣服用的工具,用以熨平皱褶;“朝衣”是指即将穿上的朝服;“抛战袍”则是放下用来行军打仗的甲胄,表明从军事转向文治。"夔龙班里侍中高",这里的“夔龙班里”形容的是官员排列整齐,如同神话中的夔龙一样威严;“侍中高”则强调了诗中主人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尊贵。
接下来的两句"对时先奏牙间将,次第天恩与节旄",描绘的是官员上朝的具体过程。"对时先奏"表明他首先要向皇帝汇报时政;“牙间将”指的是负责军事的高级将领,他们在皇帝身边侍卫;"次第天恩与节旄"则是说官员依序接受皇上的恩赐和授予他们象征职权的节旄(即符节)。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官员上朝的庄严氛围,以及主人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它也反映出王建笔下的诗歌风格,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体现了他对细节的关注和生活的观察力。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踏著家乡马脚轻,暮山秋色眼前明。
老人上酒齐头拜,得侍中来尽再生。
功成谁不拥藩方,富贵还须是本乡。
万里双旌汾水上,玉鞭遥指白云庄。
鼓吹幡旗道两边,行男走女喜骈阗。
旧交省得当时别,指点如今却少年。
广场破阵乐初休,彩纛高于百尺楼。
老将气雄争起舞,管弦回作大缠头。